莫斯科鉗工果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2章 攝影機不要停,剝削好萊塢1980,莫斯科鉗工果沙,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圖爾薩本身沒有沖印廠。“世外頑童”的底片,必須要送到華納兄弟最近的,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洗印廠沖印。
每過兩天,拍攝好的底片,會被集中送往洗印廠,衝成樣片,再送回來,劇組會在晚上租用圖爾薩小鎮上的電影院,播放這些樣片。
條件所限,每日觀看樣片的慣例,也變成了每兩日看一次。
這天銀幕上在放的是,馬仔家裡拍的三兄弟的情感戲。
扮演大哥的帕特里克·斯維茨,其實已經三十了。演二十歲的大哥挺有說服力的。雖然他年紀大,臉上有點褶子,但是雄性荷爾蒙充沛,發火的爆發力,還是很像一個年輕人。
被大哥兇了一頓,c·托馬斯·豪爾演的馬仔,在臥室裡和二哥蘇打汽水睡在一張床上,兩人說些心裡話。
這段對話其實是兩天拍成的。第一天拍攝的是豪爾演的馬仔的說話鏡頭,第二天拍攝的羅伯·勞演的二哥蘇打汽水的說話鏡頭。
沒有剪輯過得樣片,在大銀幕上劃過,羅納德看著這沒有同步對話的畫面,只能透過想象力來理解最後剪輯後兩人對話的景象。
不過有的時候,沒有對話,反而能夠讓觀眾專注在演員的面部表情。
羅納德看著銀幕上兩位演員的特寫畫面,這種情緒上從開端,到發展,被對方刺激,反應,反過來刺激對方的過程,可以說拍的很淋漓盡致。
科波拉現場沒有多少排程,也沒有很多幹擾,但是兩人的表演就是非常對隼。
“他是怎麼做到的?”羅納德看到這裡不由脫口而出。
“什麼?”坐在羅納德旁邊的是戴安·蓮恩,和他的父親伯特。
“我的意思是,科波拉怎麼讓他們的對話情緒遞進非常合拍?明明是兩天拍的?”羅納德想起伯特在開計程車之前,還當過演技教練,乾脆請教。
“他們不是排練了兩個星期?最後一天還從頭到尾,不停歇地把兩小時的整本劇本里的每場戲,都按順序排練了一遍?”
伯特看了看羅納德,反而奇怪對方為什麼不懂這個。
“羅納德,你沒有正規學習過表演吧?”
“沒有。”
“表演的連續性,靠得是排練解決的。
特別是電影表演,每個場景都被割裂開來,你說了一句話,對手戲演員的話可能要兩星期以後再拍。所以開拍前的排練,主要目的就是解決表演上的尺度問題。
最後一天那個不停歇排練,讓每個角色都對自己的戲,在全本劇情裡的作用有深刻體會,這樣他們在正式拍攝的時候,就能調動起排練時的情緒記憶,知道這個鏡頭應該給多少分情緒。
最後剪輯在一起的時候,演員的情緒自然合拍。”
“原來是這樣。”羅納德沒想到答案竟然這樣簡單。怪不得前面排練的時候,科波拉要按照劇本里每場戲的順序來排練。
正式拍攝是不按照順序來的,排練的時候卻是嚴格按照每場戲的順序。
這樣可以讓每個演員都知道自己的角色發展軌跡,自己的每場戲在整部電影情節走向,和人物發展中間的作用,這樣演員才能在實拍的時候心中有數。
這句話應該用幾份力?這個哭泣的鏡頭應該有幾分悲傷,幾分憤恨?這場戲需要突然爆發,還是水到渠成?所有表演上的尺度和分寸,都是在排練中解決的。
“你做導演的時候,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的?”伯特看了看羅納德。
“我不知道,就硬拍。”
羅納德也不知道是怎麼拍出來的“快節奏”。沒有整體的排練規劃,特別是最後不停歇的排練,怪不得自己看到大銀幕上的自己導演的戲好尷尬,讓人捂臉直想重拍。
“好萊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