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四十五章:清君側!,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武八年,朱元璋改陝西都衛為陝西都指揮使司,治西安府,轄西安右護衛、西安左衛、西安前衛、西安後衛等三十三衛、所。

陝西都司治下各衛所,上次統計數量時是在嘉靖五年,有軍戶十七萬戶。

至今天啟七年,衛所軍戶制度混亂,不只陝西都指揮使司一地,現在全國各地的都司,只有地處九邊的都司還算清楚。

就連兵部,也只是大致知道,近些年全國兵力大約在一百二十萬左右,具體各都司情況,無從考起。

兵冊一般都是虛報、瞞報,除去天啟三年開始在九邊增加的三十萬邊軍,中原及江南各衛所,總兵力大約在九十萬到一百萬之間。

這是兵冊上的數字,歷年來,軍戶數量和官兵數量常常瞞報,實際上軍戶和衛所軍經歷年年逃亡,人數只會比這更少。

這些都只是大概的數字,具體各衛各所真實明軍的人數,只有那些統兵的將領才知道。

不過就從白水縣被饑民輕易攻破來看,一個縣的正規駐軍不會超過三千人,內部如此空虛,這不得不引起朱由校的重視。

當然,陝西都指揮使司由於地處險要,衛所數量和駐軍規模,都是中原五省之最。

天啟元年都指揮使李洪上書兵部,稱西安城內彼時擁有駐軍五萬二千餘人,馬軍一萬三千,炮兵八千,餘者皆為步兵。

這個數字一定不會是真實的,現在西安城內現在到底有多少明軍,這還很難說。·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為多朝古都,歷史悠久、文化綿長,其城池之寬大,可比南北兩京,為朝廷設在西北,集中軍事、商業、經濟的重鎮。

天啟二年,朝議選山陝精銳十萬,設立西北大營,西北大營的選址就在與西安府在西部接壤的鳳翔。

陝西都指揮使司的治所,就設在西安。

西北大營直屬於兵部,並不歸其管轄,自設立以來,只在天啟四年林丹汗入寇大同時動兵過一次。

有明一代,都在西安府內設有重兵把守。

現在僅是西安府境內,就集中了西安右護衛、西安左衛、西安前衛、西安後衛四個衛及眾多的守禦千戶所、守禦百戶所。

若是標註在地圖上,則會看到密密麻麻的衛所,星羅棋佈在西安城周圍,保衛著這座西北重鎮。

至於說西安的城防,也是西北乃至中原五省最為堅實。

一進城內,便隨處可見堆得老高的擂石枕木,每個垛口後,都擺著一門佛朗機炮,環城列炮不少於百門。

雖然說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用吧,但好歹也是個威懾,證明西安這座西北重鎮的地位。

西安城內,規制也與尋常城鎮不同。

在這裡,巡街的不是隻有官府的衙役,還有一隊隊執刀的衛所官兵。

幾座營地矗立在城內,整日間都能傳出嘈雜紛亂的動靜,衛所兵在街道上隨處可見,巡撫、知府、知州、道御史、監察御史、千總、百總…

除了這些當官的,西安城內也是皇親貴戚、豪強世家的集中之地,給人以一種假象,這裡有權有勢的人,似乎比百姓都要多。

西安城,乃是整個陝西省朝廷統治中樞的所在。

巡撫衙門、官府衙門,街道巡檢司總署、陝西總督辦司、陝西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

眾多的朝廷官署總部,都設在西安城內,還有西安府及陝西其餘州府的文官武將,也都常年留宿於此。

傍晚,西安城內依舊是川流不息,各色人等行走在街上,小商小販的吆五喝六聲,青樓女子的招客媚笑,都是不絕於耳。

但是大戶們卻都如同得到了訊息一樣,閉門不出,越是富裕的街道,越是冷清得令人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