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在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8章 儒道天道,帝神通鑑,孤在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那天道。”

“哦?”岑熙目色凝重,“道兄快跟我說說。”

“其實也沒好說的,不過當時,我也震驚非常,以為書上全是胡編亂造的,還拎著那本書籍,去找了我的師尊。”荊天瑞回想起當年師父之言,胸腔中升起一股悵然,“師尊說,那是真的,只因後來行了人道,便將有巫靈影子的天道摒棄了。”

“這又是為何?”

“不好說,你想知道,還是去問你的師尊吧。”

岑熙百爪撓心,跟荊天瑞告別後,立即去了格物峰,面見沂水尊者。

說來沂水尊者,還曾化名孟子夫,護公孫芒這一玉昊碎片身。

岑熙彎腰下拜,恭敬道,“弟子有一惑,特來請師尊指點。”

沂水尊者盤坐榻上,抬手將他憑空托起,“問吧,不必多禮。”

“是。”岑熙站直身子,見到師尊和藹的面容,心下一定,“弟子聽聞,儒道初始,非人道。”

這話才出,沂水尊者的臉色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卻也沒阻止他,“接著說。”

“弟子想知道,這裡面有什麼原因。”

從天道到人道,相當於轉換了道統思想,這跟改換門庭有何區別,可若改換了門庭,再打著儒祖的名號,叫做竊道!

然岑熙自信儒宗是不會幹這種事的,其中定有隱秘,所以想了解個透徹。

沂水尊者沉默片刻,嘆說,“儒道初始,走的是天道。”

岑熙急急問,“為何改了?”

“也罷,你是儒宗的英才之一,儒宗未來還要靠你們這批人,與你說說也無妨。”沂水尊者坦然笑問,“是不是覺得,從包容萬物的天道,到只專注人族的人道,是一種倒退?”

岑熙想點頭又不敢,沂水尊者沒為難他,“這話,還要回溯到大破滅時期。”

“儒祖有三大嫡傳,一為杞天上尊,一為孔孟上尊,一為文德上尊,妖庭天庭一戰,九天罹難,三教祖師化道補天,方重定九天。

但是大破滅時,儒宗根基大傷,對於今後的發展,三位上尊意見相左,杞天上尊希望繼續延續儒祖的宏願,行天道,護萬物,孔孟上尊與人族親近,認為借重人族,才有保住儒道的希望,而文德上尊心灰意冷,遁入佛門,成了佛國的文德菩薩。”

岑熙微張嘴,他不是不知道儒祖有三大弟子,卻沒聽說他們還曾有過這樣的爭執。

也對,他連儒道以前行的是天道都不知道。

沂水尊者繼續道,“那時,大戰剛結束,各種族四分五裂,要行天道,何其困難,因而孔孟上尊據理力爭,並與杞天上尊大戰了一場,杞天上尊戰敗,依約定退隱,故而有了如今的孔孟儒尊。

孔孟儒尊執掌儒道後,以人族為載體,定下了內聖外王之理,從此儒宗漸漸脫離天道,偏向人道,而儒宗,也從曾經的各種族匯聚,變成了人族宗門,一些事,自然也成了秘辛。

而文德上尊承的是儒祖文氣一脈,她一走,儒道的文氣一脈就沒落了,所以現在的儒道修士,修浩然正氣的多,修文氣的少。”

“竟是這樣......”

沂水尊者望著神色吶吶的弟子,心平氣和地寬慰他,“儒宗並非有意隱瞞這段歷史,而是如今的儒道,已是人道,再談以前,只會渙散人心,不過你不問,等到晉升了靈鑑,也會從宗門史書中,瞭解這段歷史。

儒宗搬入春秋苦境九萬餘年了,我們的道,都來自孔孟儒尊,且誰又能說,人道不屬於天道呢?”

“自然是沒錯的,道統想要發展下去,做些調整,闢些新路,都是正常的,人道可以看作是從天道中脫胎出來的分支,一條分支走得好,也能走成主支。”只是代價太大了,換掉了天道、埋沒了文氣一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重生金書之攻略美人

黃金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