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夢敘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節,殿下讓我還他清譽,三千大夢敘平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朔按按額頭:“進來說話。”
景諫有些猶豫,低聲應了句是,跟著進了客房。
當初京中風雲驟變,端王身歿、雲琅獲罪,朔方軍兩年間接連沒了主心骨,被樞密院趁虛而入,軍中凡掛得上名字的將領跟著折了一大半。
景諫是龍騎參軍,當初朝中追捕雲琅時,給一批朔方軍的人安了莫須有的藏匿包庇罪名,趁機剿除,他也在其中。
後來雲琅在州府各郡現身,冒險引開朝堂視線。蕭朔在京趁機出手,盡力保下了一小半,安置在了琰王府在京郊的莊子裡。
景諫當初叫執念所攝,曾誤會過雲琅。後來請纓去了北疆,行沙裡逐金之法分化戎狄部落。迴轉京城不久,又跟著大軍出征,來回奔波往返,提前打通了各個關隘的通關路引。
他本不是武人,是端王身旁的文士幕僚。這些天奔波下來,一路風塵,已顯出些難掩的疲憊。
蕭朔點了燈,倒一碗熱茶過去:“景先生奔波勞碌,辛苦了。”
“不敢。”景諫忙道,“少將軍——”
他話說到一半,又沉默下來,攥了攥拳。
雲琅人不在房中,景諫放鬆下來,坐了半晌,低頭苦笑了下:“與少將軍比……我這哪裡算得上是奔波勞碌。”
當初他誤會雲琅,是以為雲琅為了自身,只顧逃刑,卻冷眼坐視朔方軍因此平白受牽連擠兌、邊境防備因此潰散,動搖國本。
此番景諫領命,來往打通守關路引,一座座關走過,才真正知道了雲琅當初做的事。
“汾水關守將說,少將軍來時傷疊著傷,還在雀鼠谷助守軍擒賊,捉了摸進來的遼人探子。”
景諫低聲道:“平靖關從屬義陽三關,險些叫金人偷襲叩開過,點燃烽火臺,另兩關卻冷眼坐視。少將軍領人在一線天拒敵,以五百步兵嚇退了金人的數千鐵騎。”
“金坡關外,遼金常年紛爭,少將軍帶人重整了城防,才不再受戰火襲擾波及。方城的防務少將軍試探過,井陘關與喜峰口都被少將軍揪出了遼人的探子。”
“函谷關與雁門關自不必說……居庸關的城門與鐵蒺藜,都是少將軍親手佈下的,當初遼人試探扣關,卻因防備嚴密難以攻破,不得不暫時退去,否則早一路直下進了京。”
景諫苦笑,他雙手攥得泛白,慢慢鬆開,活動了下:“天下九塞,少將軍無一不親自試過。我去時,也沒一個守將不提起……不論他們那時如何說,少將軍也不肯留下,在城中安安生生養哪怕一天的傷。”
明明只要躺上幾日,藏得嚴密,哪怕只睡個好覺再走。不叫京中知道,未必就會牽連旁人。
樞密院是在借追捕雲琅發落端王舊部,名為通緝追捕,實則只不過以雲琅之事當成一把刀,排除異己罷了。
雲琅自然清楚這件事,可縱然只是把刀,他也不曾叫樞密院握住過。
“王爺……”
景諫抬頭看著蕭朔,低聲道:“早知道這些事,是不是?”
蕭朔靜了一刻,伸手拿過叫茶水沁得微熱的紫砂壺,將杯中茶水緩緩續滿。
景諫忍不住:“王爺——”
“他那時沒有茶喝,連粗茶也不剩,便採了些樹葉來煮。”
蕭朔道:“累極了無處可睡,便在亂墳崗裡,找沒用過的新棺材。”
景諫視線一縮,沉默下來,低了頭。
“就在這呂梁山裡,他不肯去鎮上討吃的,又病得沒力氣打獵,在林子裡躺了三日。”
蕭朔垂眸:“我派去的人急得無法,又不敢驚動他。暗中捉了只兔子,扔在他身旁樹樁上撞昏了,想叫他烤來吃。”
蕭朔:“他醒來後,抱著那隻兔子說了半宿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