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夢敘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節,殿下讓我還他清譽,三千大夢敘平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朔方軍、燕雲和北疆,對大多數百姓來說,也只是個極為遙遠的傳說。偶爾有人記起那裡有最驍勇計程車兵,卻不知為何不肯回來,年復一年駐守在滴水成冰的苦寒邊城。

直到西夏的鐵鷂子攻破汴梁城,黑色幽靈一般,擊碎了這幅美酒聲色搭起的幻象。

“汴梁美酒太香,聲色入骨,或許有些人已忘了。”

雲琅:“燕雲十三城原是我們的。”

雲琅垂眸,一下接一下,輕輕拍著面前欄杆:“先取燕雲十三州,別分子將打衙頭。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

這是前朝的戰歌,太子中允沈括所作,本該還配有戰曲,卻已在連年戰火裡遺失了。

朔方軍人人記得牢靠,出征之前,戰歌會同遺書一併交給親眷,來日叫馬革裹著還家時,用來作墓前的碑刻。

都虞候立在場邊,眼睛一點一點紅了,血絲壓在眼底,逼出頸間分明青筋。

禁軍內,有退下來的朔方老軍,用力抹去臉上水痕,扯著嗓子嘶聲應誦。

先是零零星星幾個人,再是一群。

戰火消弭,狼煙已熄。西夏鐵蹄踏出的傷痕已在城牆上被徹底抹平,坊市被重新搭建起來,寬敞漂亮,求平安的符咒埋在新磚的深處,大相國寺最德高望重的老主持祈福加持。

那一戰的陰影卻仍在,禁軍一擊即潰、被敵軍輕易叩開城門的恥辱還在,面對黑色鐵騎時滅頂的徹骨恐懼也還在。

西夏的國主死了,西夏的鐵鷂子亡了,可遼人還在。在遼人疆域的深處,有比鐵鷂子更可怕的、金人的鐵浮屠,正一塊接一塊蠶食著遼國的疆土。

宮中卻還要求和,哪怕國破家亡的恐懼就藏在臥榻之側,藏在滿街的繚亂花燈、點心美酒的香氣裡,夜夜入夢。

歲貢,割地,遷都,一步步退出祖宗的疆土,將大好河山拱手於人!

誦到第三遍時,整個陳橋大營已響起震天憾地的怒吼。

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過黃河,萬里羌人盡漢歌。莫堰橫山倒流水,從教西去作恩波。

……

雲琅與登上點將臺的先鋒官一頷首,任他替自己束上披風,扶著欄杆,目光鋒銳如電,落在遠處死死攥著明黃聖旨的樞密使身上。

樞密使緊攥著那封無詔不準出兵的聖旨,打著顫,臉色慘白立在原地。

雲琅伸手,自蕭朔手中接過長弓,搭了支箭,遙遙瞄住樞密使。

樞密使臉色驟變,拔腿要跑,徒勞掙扎半晌,才發覺兩條腿竟已軟得半步也走不動。

弓弦震聲嗡鳴,鳴聲淒厲。

百步之外,白羽箭呼嘯而至,狠狠穿透了樞密使頭頂束髮的紫金冠。

雲琅將弓遞回去,拍了拍掌心浮塵,轉身道:“點將,發兵。”

作者有話要說:愛大家!

《凱歌五首·其二》沈括先取山西十二州,別分子將打衙頭。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過黃河,萬里羌人盡漢歌。莫堰橫山倒流水,從教西去作恩波。

第一百零八章

軍禁喧、馬止嘶。

校場前禁軍迎風整肅不動, 刀槍林立,大旗獵獵。

雲麾將軍在點將臺上,親自點了先鋒官。

禁軍仍需拱衛京城, 都虞候代都指揮使事留守開封, 兼照應糧草兵事。連勝領兵馬督監,曉行夜宿先赴燕雲察山川地利,整兵備戰。

連將軍沒能守住大旗, 願賭服輸,拖著都虞候帶隊轟隆隆繞大營跑圈,在樞密使眼前踏起了一片遮天蔽日的滾滾塵灰。

……

新任的先鋒官被雲將軍抓差,還需去大營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農門悍妻腰身軟,悶騷夫君淪陷了

程小淮

靜靜的頓河

[蘇聯]肖洛霍夫

諸天倒爺從這裡開始

司徒老愣

末世之回家路

Roxy

假少爺讓殘疾大佬懷崽了

甜到萌芽

抵擋不住偏執男主的攻勢

紙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