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夢敘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節,殿下讓我還他清譽,三千大夢敘平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劫的,禁軍日夜巡守京城, 忙得焦頭爛額。
蕭朔執殿前司, 受命巡邏, 又要入宮面君, 盡力尋回府的機會, 竟再沒得空。
王府書房內, 玄鐵衛引來了提著年畫的開封尹。
“大理寺的事, 竟就這麼了結了。”
開封尹擱了手中紙頁, 斂衣落座:“這幾日連小朝會也歇了,皇上不問, 朝中不查……若不是幾位大人還在府中禁閉, 這場火倒像是從未燒過一般。”
衛準執掌開封, 奉命查這一樁縱火的案子,這些天日日來琰王府,已將路走的熟透。
今日照例來琰王府問案, 衛準進了琰王府書房,坐在桌前,同老主簿道了謝,接過了一碗熱騰騰的鹽煎麵。
雲琅靠在暖榻上,看著曾經冷淡刻薄的開封尹,心情複雜:“案都結了,衛大人是拿什麼藉口來府上蹭吃蹭喝的?”
“皇上受侍衛司蠱惑,那日當著百官苛責了琰王,擔憂琰王心有芥蒂。令下官以問案為由,設法體恤。”
衛準:“楊閣老未能將琰王引去集賢閣,為弄清那日情形,另尋他法,令下官前來試探。”
雲琅揣著暖爐,面對黑白兩道從容遊走的開封尹,一時竟橫生敬意:“如此忙碌——”
“……況且。”
衛準道:“下官幾日前拜訪琰王,見琰王鼻間印痕,很是豔羨。”
雲琅:“……”
閣老日日垂訓,衛準這幾日都在設法不去集賢閣,眼看著琰王用“臉上受了些小傷、不便露面”的說法回了楊顯佑,也很想學上一學。
榻上無人,衛準靜坐三日,沒想出妥帖的辦法:“下官請教琰王,琰王又不肯明告。”
雲琅:“……”
衛準誠心請教,理正衣冠:“故而,來貴府同雲將軍取經……”
“……”雲琅耳廓通紅,咬牙打斷:“再給衛大人加碟酥瓊葉。”
老主簿笑呵呵應下,吩咐後廚烤饅頭片去了。
衛準說清了來意,朝雲琅一拱手,又坐回桌前,端了那一碗鹽煎麵,接了下人送來的竹箸。
食不言寢不語,開封尹有了筷子,再不提府外情形,只管埋頭吃麵。
雲琅被梁太醫一套針法扎倒在榻上,此時不便動彈,抱著暖爐,思索一陣:“大人可知,大理寺卿有何額外處置?”
“監管不力,罰俸三月。”
衛準吃淨最後一根面,擱下碗筷:“事發之時在休朝期,大理寺卿又不在場,失職之責免半,合律法。”
雲琅沉吟著,向後靠了靠。
衛準看著雲琅神色,怔了怔:“此事可有不妥?”
“論律法,倒沒什麼不妥。”
雲琅道:“但論此事,卻未免放得太輕了。”
衛準原本也有此一慮,被他提起,點了下頭:“確實。”
縱火那日,看大理寺地牢中的情形,各方反應都焦灼不定、蠢蠢欲動,顯然擅闖玉英閣是件極要緊的事。
偏偏這些天下來,竟都無端來了默契,倒像是沒人再記得閣中那份幾乎能要命的、當今皇上曾與賊人結盟定約的誓書。
雲琅端過碗藥,喝了一口:“我疑心過誓書真假,也想過玉英閣是否只是個幌子,實則另有謀劃。”
“跪經時,琰王倒是曾叫下官尋著機會,鼓動大理寺卿問過一次,‘那東西便不要了麼’。”
衛準道:“只是閣老答得滴水不漏,尋不出端倪。”
雲琅蹙了下眉:“如何說的?”
“事已至此,縱然名不正言不順,總歸木已成舟。”衛準逐句複述,“又能如何。”
衛准將此話帶給蕭朔時,也曾覺得奇怪過:“襄王一脈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