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夢敘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節,殿下讓我還他清譽,三千大夢敘平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刑法論跡不論心。”開封尹出班,俯身行禮,“按琰王所供,既未盜得財物,又未觸發閣內機關,沒有能處置的律例。”
“怎麼會?!”高繼勳匪夷所思道,“擅闖玉英閣,不算罪名?”
“原本是罪名,該杖七十。”
開封尹道:“但佑和二十五年,雲麾將軍擅闖玉英閣,只為探尋閣內機關,以破解西夏機關陣。先帝諒其報國之心,便免了這一條。”
高繼勳張口結舌,愣在原地。
“大人若對刑律有興趣,下官這裡有法典。”
開封尹道:“至祐和二十七年,總共刪改十九條,條條在冊。若本朝再有增改,還請翰林院著筆,政事堂審議明印。”
“改了就算?!”
高繼勳咬牙:“先帝改得多了!當街縱馬不算罪,毀壞宮殿不算罪,捉弄朝中重臣也不算罪,條條都是為了——”
皇上一陣心煩,沉聲道:“此事罷了。”
高繼勳心頭一寒,急道:“皇上!”
“琰王之事,情有可原,不再另行處置了。”
皇上不看他,看了一眼蕭朔,用力按按眉心:“今日到此,散了罷。”
高繼勳急追了幾步,仍想分辨爭論,皇上已由內侍扶起,離了內殿。
殿內靜了靜,漸有人開始低聲議論,時不時有視線飄過來。
蕭朔撐了下地面,蓄了蓄力,慢慢站起身。
殿角安坐的青衣老者從容站起,走到大理寺卿面前。
大理寺卿打了個哆嗦,低聲道:“楊閣老,下官公務繁忙,無暇去集賢閣叨擾……”
“恕老夫直言。”老者面目和善,一雙眼卻極銳利,亮芒一閃即逝,“大人只怕正是忙於做事,無暇動腦,才犯下這般滔天錯處。集賢閣有清心苦茶,不妨去靜一靜心。”
大理寺卿分明極畏懼他,欲言又止,只得咬牙道:“是。”
老者頷了下首,轉回身,掃了一眼開封尹衛準。
衛準抿了嘴,靜立片刻:“下官去揣摩——”
開封尹總與集賢閣擰著行事,衛準不止一次受他教訓,索性也不浪費工夫,停了話頭自己背:“下官有揣摩朝政的功夫,不如去集賢閣跪一個時辰經,日日只知蠅營狗苟,如何能成朝堂棟樑。”
老者見他識相,不再多說,緩步走到蕭朔面前。
蕭朔抬眸,斂去眼底刀鋒般冷意。
楊顯佑,襄陽人,官至末相,致仕後賜集賢閣大學士。
襄王帳下,主招攬人手,降服朝臣。
雲琅在大理寺獄的那些日子,身上落的每一道傷,都有這位楊閣老的手筆。
楊顯佑穿著一身樸素青袍,鶴髮矍鑠,朝他拱手道:“琰王殿下,老夫奉旨坐鎮集賢閣,有規勸百官、勉勵朝堂之責。”
蕭朔垂首道:“我有急事,急著回府。”
“殿下既入朝堂,當知上進。”
楊顯佑慢慢道:“埋頭做事、不求甚解,亦或是整日只知鑽營,都非為官之道。”
楊顯佑抬頭,視線落在他身上:“殿下是——”
“都不是。”
蕭朔道:“本王出來,未與同榻之人打招呼。”
楊顯佑立在原地,一陣錯愕。
他自先帝朝起為相,後執集賢閣,用為官之道規勸了不知多少朝中官員,從未見過這般理直氣壯的,一時竟沒能接上。
蕭朔:“我夜夜睡在內室,與他一處。”
“老夫知道。”楊顯佑勉強道,“此乃內帷之事,殿下——”
“昨夜他將我踢下了榻。”蕭朔道,“大抵是因為我睡前未親他,叫他不悅。”
楊顯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