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巡撫的擔憂,織明,蝸牛非牛,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誠的支援也最鐵最堅決。
張誠對此也是心中欣慰,他忘不了最初在京師北郊的馬坊救下那批難民時,他們眼中飽含的希望之光,那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後所見的第一道光。
而今,在宣府北路和東路地方,這種滿含希望的眼神卻已是隨處可見,原本那麻木絕望的神情,卻再也看不到了。
自己的努力能夠改變他們的生活,給予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張誠心中頗有成就感!
現在的北路各地家家有餘糧,戶戶有餘錢,加之衛司大力發行的銀票、糧票和銀元,已全然被士商民眾所接受,更是暢行宣府及周邊各省,也使得張誠省下大筆銀錢用於投資實業。
受益於此,宣北、宣東地方上礦場、林場、牧場眾多,銀、鐵、錫、鉛等礦藏都有開採,為張誠鑄造軍械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而各地的牧場裡豬、牛、羊、雞、鴨、鵝等牲畜禽類也被大量養殖起來,更是與林場相互配合,牧場更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為宣府軍將士和民眾提供了足夠的肉食來源。
尤其是水產養殖,也在宣北民眾不斷努力之下,獲得了長足發展,使得鮮魚成為宣北官紳軍民餐桌上經常出現的菜餚之一。
當然,這一切的發展都離不開張誠的支援,除了衛司直接掌控下的產業外,民間實業的發展都受益於衛司錢莊鼓勵投資的政策,以及低息放貸的幫扶。
特別是雲州堡的軍工產業,如今已向四周不斷蔓延開來,尤其是南北兩邊分別向獨石堡和赤城堡方向發展。
更因養殖業和漁業的發展,除了滿足北路官紳軍民的餐桌外,大量的臘肉、燻肉、火腿、鹹蛋也被各肉食工坊製作出來,甚至還有各類罐頭。
話說古時的科技可是不可小覷,當社會環境允許的時候,廣大商人百姓就會激發出最大的發明熱情,罐頭就是其中的一種。
不過,在大明可不叫此物為罐頭,而是叫做“肉瓷罐”!
據《齊民要術中記載:“將家畜肉切成塊,加入鹽與麥面拌勻,和訖,內瓷中密泥封頭。“
這便即是古時的罐頭了,其同樣可以將食物儲存很久,有宣府軍這個大客戶在,宣北各肉食工坊製作的臘肉、燻肉、火腿、鹹蛋等,自然不愁賣不出去,更別提肉瓷罐啦!
而經營畜禽養殖場最怕的就是各類瘟疫,所以在宣北地方獸醫就極為吃香,很多獸醫都是掛牌執業,還大量召收徒工以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徒工學藝三年期間,就相當於師傅的奴隸,可是無償為師傅做工的,分文的報酬都沒有,就算他們學成出師了,每年也要視各人當年收入情況,向師長交納若干的銀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