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6章 絕不妥協,車神代言人,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地磚是有紀念意義的,因為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最初,就是由超過300萬塊磚頭堆砌而成。甚至在賽道的起跑線上,還特地留下了一條三英尺長的磚線,來緬懷賽道的歷史。

同時印地方程式冠軍的慶祝方式,也是f1有很大的不同。

f1冠軍領獎臺上是噴灑香檳慶祝勝利,而印地賽車冠軍會回到起點,親吻起跑線上的紅磚,來表示對於印地賽事的傳承。同時領獎臺上噴灑的也不是香檳,而是盡情暢飲黃油牛奶。

這些舉動,都已經成為了印地賽事的標誌性動作,也是區別一級方程式的一張名片。

不過張一飛很快把目光遠眺,略顯蒼茫的美國荒野之下,圍著很長一圈的水泥牆,就好像是一個堡壘一般,把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給包圍。

觀眾們甚至可以直接爬到這些水泥牆上,用最貼近的距離,感受著數百公里時速的賽車呼嘯而過。

而且相比較f1賽車最高350kmh的速度,印地賽車在橢圓賽道上,因為氣動佈局的不同,以及更輕的車身,讓他們的最高速度能突破400kmh,真正如同飛一般的速度。

這種速度下要是撞上水泥牆面,後果是可想而知,從1979年開始統計,二十年間就已經有70位印地車手長眠於此。

要知道f1賽車死亡事故,大多都是在早期的五六十年代,進入到八九十年代之後,各種安全規範上來,基本上沒幾位車手死亡。

94年塞納死亡之後,到張一飛所在的時間點,更是一起死亡事故都沒有發生。

對比印地賽車近二十年70名車手喪命的超高死亡率,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印地車手風格會更狂野了,因為他們都已經習慣了這種玩命方式,自然無所畏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