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七一章 大結局(四),錦衣風流,大蘋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心中一致將宋楠此舉歸結為宋楠的一次故意為之,緣由其實也很簡單,鎮國郡王這是故意在這種小事上糾纏,藉此在群臣中立威,看看有沒有人為了這種小事跟他對著幹罷了。但其實自從楊廷和費宏張偉以及他們所牽連的數十名官員悉數被拿獲下了詔獄之後,朝中遍佈皆為宋楠楊一清張侖一派之人,又有誰會忤逆宋楠之意,鎮國郡王此舉卻是完全的多餘了。
隆慶帝即位之後,第一次早朝上,宋楠主持之下,內閣人選外廷六部的人員任命便來了一次大換血,楊一清成為內閣新的首輔,內閣中又增補王守仁、劉宇、王鑑之等三人,加上留守內閣的劉機,依舊為五人。六部之中,楊一清兼任吏部尚書,王守仁任兵部尚書,其餘四部除禮部尚書何鑑留任之外,其餘全部調換。
在張侖楊一清的提議之下,京中團營、神機營、神樞營、外二軍營以及京畿五軍都督府兵馬一併合併,統稱為京營,共二十營兵馬,人數接近二十萬,設大都督之職;雖然宋楠竭力推辭,但最終他還是成為首任京營大都督。原團營總督張侖任副都督,併兼任五軍都督府大都督,統帥京外衛所兵馬。江彬許泰升任京營左右同知,麾下各領五營京營兵馬,馬鳴彭陽加侯爵位晉京營僉事之職兼任原神樞營和外二軍營提督之職,其餘各營除團營原侯爺們留任之外,新封侯爵五名,進入京營統兵。這五人中除王勇、侯大彪之外,均是西北作戰和平叛作戰中湧現出的年輕將領,而王勇理所當然的成為京營大都督宋楠的親衛營提督。
宋楠隨即提出,卸任錦衣衛指揮使的職位,這頂帽子已經太小了,老是頂著這個帽子也不太合適,人選其實已經很明顯,除萬志之外別無他人合適。而侯大彪離任之後的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之位則由萬志當場提出,北鎮撫司副使黃輝和鄭達兩人均是合適的人選,最後由宋楠敲定黃輝接任北鎮撫司鎮撫,而鄭達則調入總衙升任錦衣衛指揮同知。
這一場職位的大變動,說白了便是一場對勝利果實的大瓜分,該有的都有了,不該有的也有了,上上下下都對這樣的結果很是滿意。雖然部分官員和部分侯爺們對這樣的突如其來的京營改制提出反對意見,但此時此地,他們的聲音顯得太過渺小;望著坐在皇帝寶座上那個不滿七歲的小皇帝,他們知道一切的掙扎都是徒勞。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宋楠早已和張侖楊一清商定,京營部分侯爺會陸續被清理出去,外廷之中一些尸位素餐趨炎附勢的牆頭草也終將難逃被掃地出門的命運,只是這一切都不用操之過急,穩定下來之後慢慢去做便是,想找他們的麻煩其實太簡單。
所有的提議,皇位上的隆慶皇帝都一一照準,其實這七歲不到的孩童完全不懂這些大臣們說些什麼,大臣們每奏一事,他都無助的看向身側陪坐的面帶黑紗的母后,而她的母后也都是點頭答應。於是小皇帝便奶聲奶氣的來一句:准奏!這機械的過程像是事前經過了排演一番。宋楠看向一旁侍立的張永,張永側目飄過來一個得意且意味深長的眼色,宋楠也給他一個嘉許的眼光。
……
四月十八,乃是宋楠奉詔迎娶康寧公主進門之日,當朝第一權臣迎娶公主,自然是舉國歡慶之事,雖然這場婚禮在很多人眼中簡直是個笑話,宋楠開天下之先河迎娶兩位正妻進門,簡直是對大明禮法的侮辱。但這場婚禮披上的是先皇特許的外衣,誰也無法指謫什麼。
很多人都暗中揣度英國公府對此有何態度,有人都希望英國公張侖和宋楠會因為此事而鬧翻臉皮,乃至於從此分道揚鑣大打出手,那麼便有可能趁渾水摸魚。婚禮當日,英國公張侖並未到場,更是讓參與婚禮的眾人暗中嘀咕不已,看來這場風波遲早要發生。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們大跌眼鏡,康寧公主迎娶進門的時候竟然主動給鎮國郡王府大婦張珮媗斟茶行禮,口稱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