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樺夜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善後,再啟風華,楓樺夜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認真想了想,然後道“下西洋之事實乃勞民傷財,朕亦不忍我百姓赤子,受此大難,下西洋之事不可再行。不過,朝廷在南洋亦有不少臣子。如果僅僅是外藩就罷了,許他們朝貢即可,可是南洋仍有不少漢人,這些人亦朕之赤子,總不能棄之不顧吧?所以總要想個法子一起安置。”
說著心中一動,想到了這次的風波,有些人的做法為什麼不能學一學呢?居於幕後高居監考之位,絕不下場。而且對於這位於先生,還真得讓他好好的出出風頭,有些事真的不能親自下場,一旦被懟到了臉上,那麼就如今日一樣不得不兌子了,也算是進可攻退可守了。所以朱祁鎮頓了一頓道“朕曾問計於先生,於先生所獻之策甚合朕心,所以,不如讓於先生前來說說。”
楊士奇心念一轉,想起了太皇太后的囑咐,內心不由讚歎“陛下終究成長了。”於是起身道“既然陛下有令,臣等自當遵從。”說罷讓校書郎去請于謙前來文淵閣。
不過一會兒,于謙就過來了,路上就已經有小太監將所有的事情告知了他,對此于謙不知可否,畢竟方案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而且他也已經和太皇太后透過氣了,不過沒有想到的是,太皇太后竟然敢於直接放權,全權交於皇帝自決,進了大殿于謙先是行禮,然後在楊士奇示意下講出了,廢下西洋後,對於南洋諸漢民的處置辦法,就是選擇一處海航,只對舊港宣慰司開放,並嚴厲戶籍制度,只許漢籍通行,並嚴申太祖太宗禁私下海洋之舉,只許舊港官籍通商。
此策看起來的確是為了給太祖太宗海禁之策在南洋進行的補救之法,可是身為官場老手的三楊如何看不出來?一個漢籍,一個官籍,還嚴申禁海之策。看起來是在對南洋禁海之補充,可是仔細想想,舊港的官籍都是誰?漢籍又都是誰?這不明顯的堂下何人緣何狀告本官嘛?
而且本就身為福建人的楊榮更是清楚如今的情形,有海禁的時候都能冒死出海,更別說如今又有了一箇舊港的漢籍和官籍了,給點錢換個舊港的漢籍,那不就能滿海洋的跑了?官籍那是給老爺們的,可這個漢籍…嘿嘿……
當今的確是成長了,楊榮內心欣慰的同時自然會站出來的,本來他還想著要為陛下打打掩護的,不過若是陛下真的大刀闊斧的玩的話,他肯定要反對的。說起來海禁這個詞,其實也是有其時代性的,當年太祖皇帝滅張士誠,很多張士誠的部下並不願意投降,於是借用靠海的便利出海抗爭,把太祖騷擾的一陣頭大,而且這群人可不僅僅是騷擾邊境,還收留了日本的流浪武士,或者說是收服了他們,然後讓他們衝鋒在前,這就有了倭亂,最後逼的太祖皇帝不得不建立備倭兵,並且開展海禁。
可以說海禁之策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有政治問題和軍事問題的結合,太祖皇帝不是不想擊敵於海外,就比如多次派湯和率水師巡閱海疆,為了斷絕張士誠部眾的援助,多次禁海等等。直到將這群人逼到南洋流浪這才作罷。
到了太宗更是派遣鄭和多次出海,不僅僅是宣國威於海上,其實也有斬草除根之意。
到了如今張士誠遺部早就煙消雲散了,可是海禁依然存在,楊榮如何不希望捆主鄉梓的海禁鬆動,甚至是去除?可是若真是大刀闊斧的話,一定會造成極大的危害的,俗話說船小好掉頭,反之,船大了若是極速掉頭,後果恐怕是一船的人都要被掀翻,所以當看到這次只有皇帝一人主持議政之時,楊榮就已經有了強項的準備了。可沒想到皇帝不但不親自下場,還請了于謙打頭陣,並且將南洋之策一一道來,更沒有大刀闊斧的亂來,這就讓楊榮深感欣慰,起碼不用得罪皇帝了。
所以楊榮自然要為皇帝站臺的,看到楊士奇不再問話後,當即道“臣以為此策可行,朝廷雖廢下西洋之事,但也不是說對於南洋百姓不管不顧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