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樺夜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何處可借力?,再啟風華,楓樺夜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爺,奴婢想到了,武軍都督府還有兩人,或可一用,
“誰?”朱祁鎮趕忙問道
“會昌伯,還有就是李奶媽的丈夫胡信”
朱祁鎮愣愣出神,盯著眼前的香爐,心中則是想著各種資訊,皇位之爭,五軍都督府是不用想了,能在裡面任職的基本上都是與國同休的勳爵,和大部分已經奮鬥過了的將領,讓他們領兵打仗自是無話可說,讓他們站隊?大部分將領都不回去趟這個渾水的,就算襄王繼承大統了又能怎麼樣?不還是要籠絡軍心?能斷了這些世襲罔替的勳爵不成?
至於說文官,現在才開國七十餘年,武將的權力還沒有被文臣侵蝕,哪怕在三楊的努力之下,很多職權被文人取代,可是涉及軍權還得是武將,而帝位傳承,怕的就是軍權不穩,所以這個時候五軍都督府不動反而要比亂動好得多,文人隨便動,反正沒刀子,他們想幹啥都有武將這邊兜底呢,所以文臣反而沒有力量定鼎大位。
現在最麻煩的就是五軍都督府有兩個實權人物,他們是必然會聽從太后的命令的,一個是彭城伯張?和實際掌管五軍都督府的張昇,此二人是張太后的兄弟,算起來是朱祁鎮的舅爺,這二位的爵位可不是靠著裙帶關係得來的,而是實打實的戰功,仁宗皇帝娶親之時,太宗皇帝還是燕王,仁宗皇帝也只是燕王世子,靖難之役的時候,張家舉家相從,張?更是隨著太宗皇帝徵大寧,隨後在北平保衛戰之中跟隨仁宗皇帝,以功封彭城伯,算是靖難功臣,如今年齡已大,倒是不怎麼管事了,至於張昇卻是不然,宣德皇帝多次巡邊,雖然都是太后和襄王監國,可真正掌控京師城防的卻是張昇,有他二人在,太后只需要一個命令,莫說是換個皇帝,就是把大行皇帝的遺詔改了,恐怕都沒人能夠說什麼。
而相比起來,孫皇后這邊可就差太遠了,孫父名孫愚也就是會昌伯,所歷職務也就是工部主事,而且是督造天壽山的主事,完全就沒有經歷過戰爭。哪怕後來被任命為都督府僉事,也是多了一份薪資而已,根本就不任事。兩相比較起來,那真真是螞蟻與大象的區別,可如今,風未起,帆未揚,何處可借力?唯至親爾。至於胡信,一個小小軍官,連個有衛兵的資格都沒有,如何能起到關鍵作用?
想到此處,朱祁鎮猛地支起身子,吩咐道“大伴,為孤做兩件事”
王振靠近朱祁鎮道“小爺請講,奴婢萬死不辭”
“一者,將襄王金冊丟失一事傳出去,尤其是外朝必須知曉,二者,請會昌伯入宮一次,記得保密”。
“奴婢明白”王振點首退下。
乾清宮,正殿,此時大行皇帝的棺槨就停在此處,寓意皇帝“壽終正寢”,說起來明朝的皇帝貌似跟乾清宮有仇,都不願意在這地方辦公,太祖在金陵這就不講了,太宗造了一輩子的三大殿,就沒怎麼住過,最後還崩在了漠北,仁宗皇帝那更是修都不修了,直接想要搬回南京,宣宗皇帝還好,後來的武宗皇帝直接就是落水了,世宗皇帝更是在西苑不出來,穆宗皇帝窩在後宮,神宗更狠直接就不上朝,嬉宗玩起了木匠活,到了思宗還沒辦公幾年大明這個大公司倒了,終大明269年,乾清宮合計使用的時候不夠一百年,最後到了清朝幾乎是接手了個嶄新的二手房。
不過就英宗來說,乾清宮起碼還是用了的,最起碼此時的太子朱祁鎮時一定要靈前守孝的,要知道中國的封建社會從漢朝開始直到後來都講求一個“天子以孝治天下”,孝就是最大的道德,而儒家定人倫的時候,也是將“孝”放在了首位,有孝心的必然道德素質極高,必然忠貞程度極高,必然會成為一個好官員,雖然歷史證明了,有孝心的人必然是個好人,但不一定是個好官,但是你架不住此時的價值觀就是如此啊,所以身為太子的朱祁鎮必須以身作則,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出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