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陽、盱眙四鎮,則在淮西有鍾離扼渦口、壽春扼潁口,在淮東有山陽、盱眙控泗水,則中原便縱有雄師百萬,只能望河而嘆!”

這番話讓駱知詳目瞪口呆,佩服之極,他轉顧徐溫,見徐溫也是一臉正色,顯然這些話也說到徐溫心坎裡去了。

嚴可求話還未說完,只聽他繼續道:“吳國要禦敵,不可失蜀地,不可無荊襄,亦不可無淮泗,蜀地保荊襄,荊襄固淮泗,缺一不可。而吳國要進取中原,西出荊襄,可直取兩都,東出彭城,可席捲山東,中原坦途千里,便可任意馳騁!”

“故而,天下大爭,就要大爭於天下,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亂世爭雄,無不攻之守,無不進之安!而今之荊襄,就如秦之函谷,秦出河西,方能大爭天下,吳出荊襄、淮泗,方能問鼎中原!”

“當今之際,我大吳國富軍強,此正用武之時,當厲兵秣馬,邦交攻伐。僕聞,劍久不用則失其銳,心久不勵則失其堅,久在安樂失大志,久溺繁華失雄心!江南雖好,終究一隅之地,吳國雖富,不過偏安之局,大爭之世,爭則強,不爭則亡。丞相,吳國當渡江,當北伐!”

說罷,嚴可求目光炯炯看著徐溫,等他回話。

徐溫收斂心神,閉幕沉思。

自先王楊行密以十三壯士起兵,數年間橫掃淮南,拜節度使以來,吳國基業一日日壯大,到如今坐擁江淮,成為當世除中原外最大諸侯,可謂雄極一時。天下自黃巢後大亂,藩鎮間攻伐頻頻,諸侯混戰不休,烽火一日不曾停歇。

亂世當道,自正英雄用武之時。試問天下諸侯,在未於繁華享樂中墮落時,誰不曾想成就千古霸業?

徐溫沉吟良久,終於睜開眼,問嚴可求:“若吳國欲大爭天下,計將安出?”

“遠交近攻,北交南攻。”嚴可求雙目奕奕,“助孟知祥,收高季興,取馬楚之地,交好吳越、嶺南。”

房中已經無人,駱知詳與嚴可求早已退下,徐溫卻仍在沉思。

對嚴可求的“助蜀地,收荊南,奪楚地,交好其他諸侯”的策略,徐溫並未給出明確答覆,看得出來,嚴可求走得時候很不甘心,又有些失落。

徐溫無奈一笑,嚴可求固然不甘心、固然失落,他何嘗不是?

嚴可求大爭天下的策略,從謀士角度來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吳國要謀求更大的功業,的確應當投身天下大爭的洪流,緊鑼密鼓謀劃、行動,而不該偏安一隅,如今的吳國,也的確有實力更進一步。然而謀士畢竟不是帝王,帝王處事,又豈能只站在謀士的角度?

ziji的經有多難念,唯有徐溫ziji知曉。

吳王是楊溥,不是他徐溫。

雖說楊溥不過一介傀儡,並無實權,充其量只是一個擺設,然而楊溥的作用並未發揮完全。

梁晉爭霸時,吳國無動作,李嗣源舉事時,吳國仍無動作,不是吳國沒有實力——縱然吳國無力逐鹿中原,收拾周邊幾個小諸侯還是輕而易舉之事——也不是東邊的那個“鹽幫幫主”吳越王錢繆老是不消停,追根揭底,吳國這些年對外的安定,是因為內部的爭鬥。

這個爭鬥的核心在於,徐溫何時取楊溥而代之。

做權臣是一回事,篡位是另一回事,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天下對徐家的認同度,大於對楊家的認同度。

徐溫覺得ziji像是曹操,不僅因為都是大丞相。

吳國不比中原,中原說亂就亂,那李嗣源昨日為臣,今日就為君,也沒見中原藩鎮群起而攻之。吳國不行,徐溫不能如此行事。

這些年來,吳國安定,中原衣冠南渡,使得吳國在文道昌盛的同時,士子的力量也是極大。士子麼,就是一群讀書讀傻了的傢伙,重君臣之道,在乎名正言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暴打腳盆雞,我真不是列強

田野上的期望

滿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

槿煜

潛伏者

紫荷尖尖角

下堂王妃要改嫁

端木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