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那李從璟還未說出口第五問。
第五問其實已經呼之欲出。既然大唐將亡,亟待有人挽救社稷危亡,挽狂瀾於既倒,那麼何人來扮演這個角色?
自然是李嗣源。
這不僅回答了李嗣源該何去何從的問題,重要的是,透過李從璟這番話,為李嗣源接下來的選擇,賦予了大義和使命感。
同時,這番話,也為李嗣源日後掌權之後如何整肅超綱、如何執政,確定了基本格調。
試想,既然眼下大唐社稷蒙塵,包括李嗣源陷入危境,是因為朝中遍佈小人、奸佞,是因為失了民心,是因為天下人心喪亂,那麼日後李嗣源掌權,為免重蹈覆轍,是否需要親賢遠佞?是否需要整頓吏治?是否需要重塑人心?是否需要為民謀福?
答案顯而易見。
念及於此,安重誨震驚不已,他再看向李從璟的眼色就變了。
在未舉事時,便給舉事賦予大義,更為日後執政確立格調和使命感,思維縝密、深謀遠慮至此,難道不值得忌憚、敬畏?
而李從璟年紀輕輕,便能看清天下大亂的根由,並且心懷蒼生、胸有社稷,難道不值得敬佩?
安重誨再度看向李從璟,卻見對方仍舊是低頭沉默,全然沒有再說話的意思,不由得焦急、疑惑起來。焦急是因為第五問最為關鍵,必須問出,疑惑的是,看李從璟這幅模樣,好似心中根本就沒有那第五問?
李嗣源和李從璟自有心事,安重誨正在糾結當中,在場唯一想法沒這麼多的,便是李從珂。他見話說到這個份上,憑感覺也知正到關鍵之時,偏偏幾人都開始閉口不言,不禁急切起來。
李從珂上前一步,抱拳對李嗣源道:“父帥,陛下得以入主中原,大唐得以有盛世之象,斷非一人之功,而是萬千將士拼了性命才換來的!這些年來你帶領我等南征北戰,攻破大梁也是你和從璟之功,要說功勞,滿朝上下,誰人能與你比肩?大唐江山有你多少心血,有多少手足同袍的性命,父帥自然最清楚。當此之時,父帥,難道你就忍心,眼睜睜看著大唐江山如此糜爛下去?你就忍心我們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葬送在那些奸佞小人手裡?”
話說完,李從珂頓覺舒暢,正滿懷期望看向李嗣源,卻見李嗣源、李從璟、安重誨的目光,齊刷刷向他看來。
李從珂不明所以,立覺侷促,憑空生出一股騎虎難下之感。
“那依你之見,為父該當如何?”李嗣源問。
眾人的目光讓李從珂很不自在,他咽口唾沫,道:“自然是要挽救大唐江山社稷。”此話出口,李從珂忽地憑空生出一股豪氣,遂起身而拜,朗聲道:“父帥,為大唐江山,為天下黎民,請父帥興兵,清君側!”
李從珂也不是蠢人,自然不會直接說起兵造反,怎麼也得找個好聽的名頭。
饒是如此,“清君側”三字一出口,仍舊如同掀起滔天巨浪。這意味著,起兵舉事,終於被直接而明顯的提出來。
“清君側這”李嗣源又是訝異又是遲疑。
數日來李嗣源始終舉棋不定,不肯起兵,作為李嗣源幕僚,安重誨自然知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豈能不焦急?眼下這第五問還是被李從珂以另一種方式提出來,安重誨知曉時機已經成熟,隨即下拜,道:“大帥,小人擅權,社稷蒙塵,以至將士離心,亂賊四起,百姓受難,當此之際,能力挽狂瀾、拯救大唐江山者,舍大帥還有何人?”
李嗣源左右為難,以至於垂淚道:“我李氏滿門忠烈,誰人不知,焉能行此揹負罵名之事?”
“大帥此言謬矣!”安重誨朗聲道,“自古為民者享譽名,置民於不顧者得罵名。如今大唐千萬百姓身在水深火熱之中,大帥作為大唐重臣,功勳卓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