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四 雄才大略為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世上會背六把刀的人不多。實際上,老人一生也只遇見過一個。事實上,讓他至今印象深刻的,不是那個背六把刀的人,而是那人跟隨的物件。

眼下,在那個背六把刀的人身前,是一個錦衣少年公子,玉帶白馬,丰神俊朗,沒有帶冠帽,這意味著他還沒到及冠之年。

騎隊在小店外停了下來,當先的錦衣少年下了馬,走到老人面前,行了一禮,笑著道:“老人家安好。”

老人祥和的笑了笑,很好的將眼中微弱的精芒斂去,“郎君有何貴幹?”

“來討碗茶水喝。”少年郎的笑容不輕不重,沒有刻意為之的謙和,反而讓人覺得親切。

涼棚裡的婦人神色有些異樣,自打她見到那錦衣少年,就在遲疑著要不要去見禮,不等她拿定主意,老人已經讓她伺候些茶水,婦人便收起了心思,專心做些已經很多年沒有做過的事。

婦人伺候少年郎茶水的時候,老人看向那揹著六把刀的男子,“你我可曾見過?”

男子站在少年郎身旁,寸步不離,聞言笑道:“劉老好記性,同光二年,在下曾隨主人到過此地,也跟劉老討要了幾杯茶水。”

劉老露出追憶之色,半響後點頭道:“的確是同光二年。我不會忘記,正是那一年,當今陛下出鎮幽州,率百戰軍在葫蘆口大敗契丹賊,從此幽燕百姓,便跟著陛下戍邊復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歲月......”

說著,劉老看向中年男子,“想不到快二十年了,今日還能再見足下,足下風采不減當年,真是幸甚。”

錦衣少年聽到這裡,轉過頭來看向中年男子,臉上帶著揶揄的笑,“出行前我還納罕,為何這回到幽州來,你要弄這一身行頭,背上六把刀,原來是為了讓人認出來。”

中年男子嘿然道:“想當年,我在幽州也是有過不少光輝事蹟的!”

話至此處,劉老看錦衣少年郎的目光就大不一樣了,不過雙方誰也沒有主動戳破身份。

“不出意外,今年之後,北方就不會再有契丹賊了。幽雲邊境的將士百姓,為大唐戍邊數百年,肩上這副沉重的擔子,也終於可以卸下來。”錦衣少年郎頗有些感慨的對劉老說道。

劉老點點頭,渾濁的眼中含著滄桑,“幽雲軍民,為大唐戍邊數百年,為中國戍邊千餘年,一直跟長城之北的蠻賊廝殺不休。一代接一代,一輩傳一輩,這長城內外,也不知沾染了多少鮮血,埋下了多少白骨......國家強弱不定,而邊患連年不休,幽雲的軍民既悲憤又無奈,然平心而論,大家也都期盼著邊患真正消除那日的到來,可以永久過上太平日子。當年陛下出鎮幽州的時候,被稱為幽雲之福,變了幽雲的天,也讓我等都看到了一點希望......不曾想,這點希望,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就要變成現實了......”

說起往事與自個兒的切身體會,劉老的話多了起來,錦衣少年多是靜聆聽,偶爾應和兩句。

不知不覺間,一個多時辰過去,騎隊重整隊伍,再次出發。錦衣少年郎與劉老拱手作別,臨行之際,錦衣少年郎既沒有豪言壯語,更不曾許下甚麼承諾,只是目光更加堅定。

他本也無需豪言壯語,更無須許下承諾,因為他此行的任務,就是把豪情用在實處,把承諾變為現實。

眼看著騎隊消失在視野中,劉老復又躺在藤椅上,慢悠悠的哼起小調。只是臉上的笑容,卻是再也收不住,那是看到某種大業與榮光,被後輩繼承之後的欣喜與自豪。

“您可知道這少年郎是何人?”婦人在劉老身旁坐下的時候問。

“怎麼能不知道?”劉老嘿然笑道,“那刀客之前是陛下的親衛,如今能讓他隨行護衛的,除了太子還有誰?”

婦人輕笑道:“他叫丁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宋崛起

過海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