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為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孟平和李彥超在甘州城外與藥羅葛狄銀對答時,李從璟也在靈州跟李紹城談論眼下大唐禁軍的征戰形勢。
戰爭是門藝術,層面越是高階,其藝術性也就體現得越是充分,到了國家戰爭這個份上,戰爭這架龐大機器的健康運轉,已經精密到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而且文明發展的程度越高,戰爭也就愈是精密,其藝術性也更加突出。部落時代的戰爭與宇宙時代的戰爭,可以說根本就不是一個存在。
戰爭有其固有成本,李從璟要降低攻河西、西域之戰的成本,除卻對戰爭各組成部分都“精打細算”之外,還要謀求迅速而乾淨的勝利。一場乾脆利落的大勝,與一場耗日持久的僵持戰的成本,也不可同日而語。
從這個意義上說,主要是帶領兵馬衝陣廝殺、召集戰士進行城池攻防的河西軍隊,被孟平說成是“不懂戰爭”,並非沒有道理。
“一場戰爭涉及整個國家的方方面面,大體而言依然是戰前、戰時、戰後三個過程,國、軍、民三個主體。於國家而言,國庫有多少錢、財、糧儲備,錢、財、糧在從國庫用於戰場的過程中,經官吏之手,會被貪墨幾何,路途運輸,會損耗幾何,這之間的‘轉化比例’是多少,轉化過程需要耗時多少,而國家能從民間徵調多少物資,戰場附近的州縣又能供給多少,運往戰場的效率如何......凡此種種,是為戰爭決勝於國家。”
“于軍而言,軍紀是否嚴明,將士素質如何,爭勝之心是否強烈,各科技藝是否嫻熟,將校識得多少征戰之道,臨陣知道多少應變,甲冑是否堅固,兵刃是否銳利,弓弩是否齊備,火炮利器存量幾何,折損能否及時補充,傷員能否得到及時救治,新老士卒‘轉化率’有多少......凡此種種,是為戰爭決勝于軍隊。”
“於民而言,凡國家征戰,百姓願意承受多少賦稅增加,家家戶戶能為戰爭輸送幾個兒郎,國家號召之下,上至富戶大族,下至尋常百姓,能為戰爭捐獻多少錢財,有幾個能放棄手中活計甘為大軍運送糧秣成為輔兵。當戰爭不利時,百姓是唾罵國家無能還是挺身走上沙場,當強敵入侵時,百姓能否不顧身死走上城頭,又是否有能力上陣廝殺。民,軍之源也,一旦大戰起,舉國百姓是否齊心,又有多少人能成為後備軍,但凡國家需要,就能拿起武器走上沙場......當戰爭損耗大量財物,民不聊生之際,百姓是甘願為國家大義勒緊褲腰帶,還是會被有心人蠱惑,行反叛國家之事來為禍地方......凡此種種,是為戰爭決勝於百姓。”
這一日,李從璟站在靈州演武院的授課臺上,親自為教室中的學生傳授戰爭之道。
“凡此種種,國家當有清楚認知,甚至當有明確計算,有此基礎,方有國家之戰。凡戰,必有軍事情報,有軍報情報,方有軍事謀劃,有軍事謀劃,才有大軍行動,否則,十萬大軍,數十萬民夫,如無頭蒼蠅一般放之於沙場,一旦稍有不慎,便是大動亂大災難。”
“戰前情報蒐集的詳細程度,直接關係到大軍征戰之謀劃之勝敗,沒有詳盡之軍事情報,就沒有大軍之出動。大軍行軍路線,行軍腳程,紮營之地點,攻打目標之兵馬部署,大小戰鬥之投入,糧倉之選址,糧道之防衛,物資之調派,攻城掠地之章法,分進合擊之策略,都要有明確佈置。慮勝,也慮敗,慮進,也慮退,有進攻謀劃,也要有撤退謀劃。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又云’‘廟算多者勝’,此之謂也。有如此謀劃,縱然戰場有變,應對起來才不至於慌亂,才不至於因小敗而貽害大局,縱然不勝,亦可立於不敗之地。僵持之戰,亦或慘勝,姑且耗費無數人命與錢財,何況是敗?屆時不僅人命與錢財大損,而國民之信心尊嚴亦損,還助漲敵寇之氣焰,壯大敵寇之實力,其害豈不為大!”
“每戰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