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品了一口茗,這件事瞞了邊鎬多久,也意味著他揹負這塊巨石揹負了多久,如今終於能將這塊沉重包裹卸下來,他感到發自腳底的輕鬆。
“當日我在朝堂上,向兄長髮難,大肆抨擊吏治整頓之事,鬧得朝堂雞犬不寧,父親拂袖而去。然而楚王求援信一到,父親決意對楚地用兵,一夜之間便決定由我領軍,全然不介懷我收納貪官,忤逆他治國理政方針的事。這,難道不值得懷疑嗎?”李從榮放下茶碗,看向邊鎬。
邊鎬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李從榮知道邊鎬想甚麼,所以他沒有問也沒有等,繼續道:“洛陽吏治整頓的時候,我接納了那麼多貪官汙吏,甚至收受了他們的投名狀,但真正為他們做的事,卻只不過朝堂一言,而且還是發生在我要求他們交納投名狀的最後時間裡......我為何要去汴州走一遭,為何要那些官員的投名狀,為何剛收集完備那些投名狀,就要領兵出征,為何我領兵出征後,洛陽吏治之整頓,忽然快了起來,不久就完美落幕,而地方亂起來後,百戰軍東征又如此迅捷?”
邊鎬陡然意識到了甚麼,不可置信的睜大那雙無神的眸子,那眸子裡甚至充滿了驚駭之意。
李從榮讓侍女撤去茶碗,將棋盤擺在身前,“走汴州,不過是需要表明我的態度,表明我的態度,則是為了更多貪官汙吏來尋求我的庇護,乖乖交上投名狀......兄長為何沒有康義誠勾結宣武軍的鐵證,就敢帶甲士去軍營抓他?因為僅僅是我這裡的證據,就足夠治他的罪了。”
李從榮看向邊鎬,“整頓吏治,兄長在明我在暗,我們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為父親分憂。如果不然,這回吏治整頓這樣急,兄長又不肯動用軍情處,他如何能這樣快查到那些官員的罪證,並且幾乎沒有錯的時候?要知道,洛陽貪官汙吏可不少,官官相護,查案哪有那般容易。”
邊鎬喉嚨有些發乾,“那藩鎮呢?”
李從榮長舒口氣,“藩鎮亦是如此。此番兄長東行山東,你們認為他需要多久平定各鎮動亂?根本不用多少天。在他東行之前,該布的局都布好了,該安插、聯絡的人都已安插、聯絡到位,姑且不百戰軍,只要他帶君子都精騎巡遊一圈,那些驕兵悍將與節使,不立馬被綁出城,情況也差不太多——要知道,朝廷削藩是大勢所趨,藩鎮固然有驕傲不遜之輩,但事到如今,更多的,卻是希望將這些桀驁不馴之輩,當作墊腳石來向上爬的,只等兄長帶大軍一到,那些人就會將驕兵悍將交出來邀功請賞。”
“宣武軍、義成軍、天平軍、平盧軍,真正要大軍花力氣攻城的,不過宣武軍、天平軍而已,宣武軍就不必了,至於天平軍,義成軍就會奪了他們的城。”到這,李從榮掏出一分邸報,“這是最新的邸報,言義成軍與百戰軍交戰不利,被迫退往鄆州,而就在天平軍開城接納後,義成軍卻突然向天平軍發難,而百戰軍精騎隨之入城。”
望著茫然的邊鎬,李從榮露出一個笑容,“父親素知山東諸鎮桀驁,遂早早在滑州埋下義成軍這顆棋子,為的就是這等時候。”
喝了口茶,李從榮繼續道:“當然,也不是各藩鎮就定無大戰,但在眼下這種情況下,有百戰軍有兄長還有民心,那些藩鎮真的不是難題,旬日而定,一都不誇大。”
江風習習,魚腥味撲鼻,明明沒有看到何處有漁家,這魚腥味卻不曾散去。兩岸的江邊頗為遼闊,農田依依,間或有村舍,冒起股股炊煙。在更遠的地方,才有不高的山地。
放下茶碗,李從榮在棋盤上落下一顆棋子,“今日還未與先生對弈,先生可還能落子?”
邊鎬動作僵硬的拿起一顆棋子,木然放在棋盤上。
李從榮相繼落子,“兄長北征契丹時,莫離曾半途南歸。他千里迢迢趕回來,真到了洛陽,卻未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