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 上,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千人對戰三千人,並非就是純粹的以一敵三。因戰場上的事,不可能碰面就如泥沙入海,完全融合。戰陣之法,以陣相接,但凡不被多面圍攻,交戰線便只那麼幾條,人數差異,意義在於將士先後替換,和補充陣亡士卒留下的空白,更多的是關係持續作戰能力。
耶律雉倚仗契丹軍人多,意欲以多欺少,是以上來便是衝陣。李從璟無甚畏懼,率領大同軍迎戰而已。兩軍接戰,李從璟率先殺破契丹軍陣,當即便給耶律雉迎頭一棒,耶律雉畏其悍勇,懼其徹底殺亂己陣,雖明知己方人多,卻不敢再與李從璟陣戰下去,遂召集其它兄弟,欲暴起突襲,將李從璟斬於陣中。
平心而論,殺一人較之殺千人,要容易得多,況且耶律雉自忖,他與老三老四、老五等人,皆耶律敵烈麾下,一時驍勇無雙之輩,平日裡鮮逢敵手,此時合四人之力,又是于軍陣中突起殺人,要斬李從璟實在是易事耳。
再者,李從璟是何人?那是大唐盧龍節度使,坐鎮幽州,節制九州六萬邊軍,乃大唐抗擊契丹軍之最前沿最核心人物,且不論其克復平州,屢敗契丹數位名將,給契丹帶來︽⊥頂︽⊥點︽⊥小︽⊥說,多大麻煩,造就多少危機,僅憑此一點,就足夠無數契丹英才大將,不惜代價也要將其斬殺。
一因有此認識,二因對李從璟之恨,三因知曉斬殺李從璟對眼下、日後的非凡意義,耶律雉方行方才之舉。他有野心,能佈置,更善心計,無論是他兄弟四人突起猛攻,還是他陡然歸陣施放冷箭,都是極為危險毒辣之舉,換作尋常將領,早死不知幾回了!
可惜,那個讓他命歸西天的傢伙,這一生身上有過很多標籤,也在他的朋友和對手心中留下過許多印象,但唯獨沒有“尋常”這個字眼。
天黑了。
李從璟重新在馬背上伏坐,手握橫刀,在轟隆隆的馬蹄聲中,踏著飛濺的沙石,再度殺進契丹軍陣中。
在他面前,三五個契丹軍士習慣性揮刀向他斬來,李從璟從他們身旁呼嘯而過,手中橫刀斬過幾道幾不可見的斷線軌跡,在他的身影與這些契丹軍士擦肩而過時,噴飛的血霧異常耀眼。一名契丹軍士握著馬刀的手和斷臂一同飛上天空,斷臂處的森森白骨清晰可見,另有兩名契丹軍士胸前裂開一道猙獰可怖的巨大傷口,內裡的臟腑和碎肉一起被擠出胸腔,最後一名契丹軍士則被橫刀劃開了脖子,但刀鋒並未完全斬斷其頸骨,這就使得他的腦袋如同氣球掛在肩膀上,在血湧時左搖右擺。
將這些蠻子殺散,後面的蠻子,似乎才從李從璟連殺耶律雉四兄弟的驚駭中回過神來,面對陣型嚴整、殺氣凜然,甲冑森森、刀兵泛寒殺過來的唐軍,他們再也提不起與之搏鬥的勇氣,紛紛拼命勒住馬韁繩,想要止住前奔的馬腳。
一時間,馬嘶聲連成一片,到處都是竭力想要止住前奔戰馬的身影,場面亂成一團。前面的契丹騎士,喪失鬥志,不敢再戰,驟然降下速度,後面的蠻子不知前面發生了什麼事,完全沒有準備,仍舊在奮力衝陣,這一下立即和前面的人馬撞在一起,剎那間人仰馬翻,慘叫、呼喝、碰撞聲揉雜一處,響成一片,塵土飛揚、人馬俱傷,戰陣混亂不堪,霎時間成了煉獄。
李從璟冷靜的操控戰馬,帶領大同軍馬軍,在混亂的契丹軍陣前拐了一個線條流暢的大彎,避過這場人馬自相踐踏的勝景,同時手中長槊平端在身前,一頭扎進旁邊的軍陣中。
這一場力量懸殊的阻擊戰,唐軍從一開始就沒有顯現出任何劣勢,李從璟帶領他們第一次殺透敵陣時,就已在氣勢上佔據了上風。在此之後,李從璟率領的先鋒陣,如同一支永不知疲倦的鑽頭,將契丹軍陣一次次鑿穿,鑿得血肉模糊,橫衝直撞、縱橫捭闔下,最終讓其面目全非,再不成模樣,唯剩血肉翻卷,屍橫遍野。一次次來回衝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