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8節,貴妃起居注,御井烹香,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始而已,土木之變最大的問題和最深遠的影響,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浮出水面,事後局勢會怎麼發展,連他都根本無法看透,有了罕見的‘身似浮萍、心如飄絮’般無法自控的感覺。
就說現在吧,嗣皇帝登基了,按說第一件事就是要給大行皇帝辦葬禮、上廟號,但這件事卻是被所有人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連太常寺、禮部那群腐儒都沒人說話,在於大人看來,這件事就要比近在數百里內的瓦剌要更棘手得多。
京中是早已經傳遍了先皇未死的謠言,說他被瓦剌俘虜的聲音,是一日比一日更多,雖然宮中還堅持著‘吾家無投降天子’的說法,但是這個謠言卻有不少人買賬,連於大人也是其中之一,也沒什麼原因,基本上只要是熟悉‘先皇’的人,都不會對他被俘的結局有意外。只要不是倒黴到連自曝身份都來不及,就被人冷箭或者是亂槍殺掉的話,從他的身份氣度、穿著打扮,乃至是隨從的多寡來看,這樣的人都會被帶回去獻給統帥,死於敵襲,實在是很天真的想法,唯一能寄望的,也就是他見事不好,是否會自行了斷。
而熟悉先皇的人,也不會對這一條報以什麼希望……不過雖然是早有預料,但當訊息傳來的時候,於大人的心情也還是頓時沉鬱了數倍:真是國運不利,這一下,事情可就複雜得多了。
要說起來,現在這尷尬的局面,可是拜內廷所賜,要不是太后堅持說‘先皇’已死,如今朝廷也不至於是進退兩難,甚至都不能正面承認‘先皇’有可能被俘虜,只能是放任謠言發酵。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當時要不是太后堅持說‘先皇’已去,大家也不可能這麼順利地就冊立了郕王,朝政亦是無法這麼快就穩定下來。只能說是每個手段都有後果,現在的局勢,不過是在為之前的好處付出代價而已。
這代價也不能說是不重啊……
處理完了今日的急務,於大人已有了幾分疲倦,但他卻無意休息,而是站在窗邊,深沉地望向了小小的院子,彷彿要透過院門,直看到分佈在皇城內的六部衙門裡去。
今日的六部中,又有多少人正是醞釀著攻勢,要敦促嗣皇帝迎回‘先皇’,或者是更進一步,敦促其還政於先皇呢?
只怕是為數不少吧,就連當日擁立郕王的那班大臣裡,對於現在的局面深感不安的,怕也不在少數。現在郕王母子,已經把持了朝政大權,而且從其行事來看,對先皇敵意頗深。這樣的態度,從其處理王振黨羽一事的做法中,便可以清晰地解讀出來,能明白這一層的,當然不可能是於大人一個,即使已經有很多人死在了土木堡中,但國朝不可能將所有力量全都帶去土木堡,留下來的聰明人,還有不少。
非常乾脆地就從了眾人要處置王振的呼聲,甚至是還沒等情緒發酵,就直接下令,一群人關的關抄的抄,甚至還是大發行文,公佈了王振的數宗罪,將其第一次出宮的原因也給點明瞭——離間太后、先帝母子,狼子野心,早已深藏。
這不等於是說先帝和太后母子不合嗎?再加上現在市井中也是多了不少流言,有板有眼地說著當年太后卒中,就是因為先帝受王振挑撥,把她給氣出問題的……雖然只是謠言,但和真相也是夠接近的了,曾聽過太后親口承認的人不在少數,相信不過是兩到三個月,這說法便會成為眾人公認的事實,那麼先帝作為一個不孝子,名望也就會進一步下跌。
詔書中這樣的小手段不少,明言王振,暗說先皇,雖說手法說不上多麼精妙,但也是把態度給甩了出來。於大人根本不覺得這是郕王自己的意思——那天郕王在殿上的表現他也看得很清楚,他是回了內宮後才轉圜的態度,此事背後,甚至都不會是司禮監某某人的籌劃,郕王根本還沒來得及熟悉司禮監的內侍們呢……怎麼想,都應是貴太妃的決定。
包括立儲那天,郕王在下決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