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帶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名偵探夏貴妃 第124節,名偵探夏貴妃,衣帶雪,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報!陛下五萬水軍在帝江彼岸失去音信!帝江關曾派艨艟前往, 卻被冰凌阻隔於中流,只見得大江彼岸隱有火光沖天……”
兵部的幾個留守的老將差點沒嚇得坐在地上,好不容易定下神來,連忙勒令兵部上下緘口,帶著軍報匆匆向宮門奔去。
而到了宮門前, 才看到羽林營統領跟在李太師為首的一幫文官後,將宮門前的大街堵得水洩不通。
而本來因背癰復發正在家裡調養的李太師正站在馬車上叫罵——
“姓賀的老鬼,汝這老匹夫!誰給你的底氣敢奪宮篡位!老夫受陛下之令鎮守煬陵,待陛下凱旋之前,必將爾頭吊於城門之上!”
“……”太師那李家的脾氣還是這麼暴躁。
兵部尚書忙推開眾人,擠到李太師跟前,道:“太師, 前線不妙啊, 請看此軍報。”
李太師終於歇了嗓子, 火速將那軍報看罷, 登時臉上從青至紅、從紅髮白, 一陣變幻之後, 不由得悲憤大吼:“大魏將亡於小人之手也!”
喊完這一句, 李太師整個人昏倒過去。
宮城門口的大亂並未影響到宮中宣政殿裡上演的荒唐一幕。
“……誠如先前所言,大魏八世皇帝封逑第十九子封琰,矯詔奪位,實為謀逆,念其抵抗北燕賊子薄有寸功,不予追究。而今昌宗之嫡子、八世帝封逑重歸大統,當速還朝,今後朝中上下當同心戮力……”
宣政殿上的宮宴已冷,下面坐著的魏國大小官吏們看著龍椅上坐著的那個人影,滿肚子不是滋味。
封逑,這可是封逑,這輩子唯一的建樹就是因其事蹟過於昏聵,以至於和他相關的話本養活了不少書鋪。
“賀公!”終於有年輕人還是氣不過,道,“陛下領重兵遠赴帝江北岸迎接太上皇,如今我等卻在京中說這等還朝之事,下官以為不妥!”
他也不是胡亂開口找死,“領重兵”這三個字就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就如今來看,封逑身邊能依仗的就是以賀公為首的世家貴胄們,能動用的不過萬餘,哪怕是當真控制了煬陵城,只要封琰能班師回京,隨便讓中州大營圍個城,那這夥烏合之眾就散了。
第一個人質疑了,接二連三的便有更多人站出來。
“下官也以為不妥!”
“豈有天子在位,而太上皇自詔得位的!”
“陛下以忠勇治世,雖偶有出人意表之舉,但人望匪淺,天下子民自陛下得承天統以來,未見寸土失地,卻不知太上皇有何建樹!”
最後一句罵得極兇,平日裡這些當言官的承襲夏大人的風範,只要我佔理,罵聖不要命,反倒叫一直盯著睚眥的封逑回過神來。
不待賀公說話,封逑便厲聲道:“汝是哪路世家!安敢口出狂言!”
出言的年輕官吏昂首道:“臣等皆是寒門白身,而臣乃啟明三年進士榜首,御賜面斥聖人之權。”
這是封琰稱帝后,改年號啟明後的規矩——為了廣招賢能,定了春闈當狀元的可以面斥聖人而不死。
年輕人根本擋不住這種誘惑,是以春闈的場面一年熱烈過一年,能當狀元郎的都是隨時隨地準備罵皇帝的狠人。
而一聽此人是“白身”,多年未回大魏的封逑甚至愣了愣。
“這些年來,賤民竟也能壓過世家一頭了?”
這一句話剛好問到賀公的痛處,他道:“然也,賤民血統低劣,焉能與我世家英才相較,偏偏越王殿下不知被灌了什麼迷魂湯,竟要廢除世家蒙蔭,如此豈不是自毀長城?”
“確實,此次朕從燕地還朝,只有爾等世家親迎。”封逑眼神陰鷙,在他眼中這人不過一賤民而已,“大魏,是我封氏的大魏,而朕是封十九之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