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尚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章 顧汾,皇后的轉生日常,清明尚和,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聽到顧汾,華青雲的臉色頓時沉下來。顧汾雖然掛著刑部尚書的頭銜,但不任實權,這些年更是少入朝堂。老傢伙怎會在這個時候發聲?華青雲一介首輔,卻對這位朝中老臣難以解釋。
“刑部也是閒的沒事做了,明明有這麼多案件、律例需要處理,居然還有心思操勞皇帝的家事。”華青雲警告蘇克勤,讓他帶領刑部趕緊轉移視線。皇帝秘密處置了康妃,想必不是光彩事。為了大局穩妥和皇帝的臉面,華青雲打算和顧汾親自聊聊。
比起其他的京師官員和朝中要臣,顧汾及其顧府算是顯赫一時。倒不是他坐上尚書的職務,而是“實風四大家”之一,黃傕的門生。當年皇帝天下初定之時,便邀請黃傕、顧笙、唐國望、王炎恪四位大儒入仕朝廷,因為注重“實學”和革新風氣,被人們稱作“實風學派”。他們的思想和政治主張,多迎合那些新興紳商和行商的觀點,並在某種程度上為王啟所接受。
但論起其中最要命的,則是黃傕——反對太祖太宗時期確立下來的獨斷體制,要求恢復宰相制度,公開叫囂廢除《興皇大禮》這一祖訓。因為這件事,皇帝差點將黃傕罷官貶職,還是在唐國望等人的勸諫下才作罷。顧汾,是顧笙的族弟,卻也是黃傕的學生,同樣也承襲黃大儒的不少思想。
比如依律治國,反對專斷,便是黃傕的主要觀點。顧汾幾乎毫無保留地研學下來,並且在律法上有很大的貢獻。天命三十年頒佈制定的《興國商律》,便出自他手。這條商律至今仍在沿用,處理與海外貿易和城市商業相關事務。
然而,在頒佈興國商律後,顧汾就基本上撤出政治舞臺,只是在天命四十三年時重新出任刑部尚書,然後修訂《興皇律》,一直到現在。
於華青雲而言,顧汾不是勳貴藩王,又不是三公,在職權地位上他是高於顧汾一頭的。然而,華青雲仍然以學生的姿態探望先生,態度也恭謹,還帶不少補品。只是,一進入顧府,華青雲就聞見了濃郁的中藥味。
華青雲不禁皺眉,心想顧尚書什麼時候得了重病?還是說老夫人身體有恙?在疑惑中,他在正廳見到了顧汾。“顧尚書,近來可好啊。”問候時,他還不忘打量著顧汾的身體,發現不符合自己的印象,依然健康強壯,只是抬頭紋又加深了幾分,展露些猙獰。年歲大了,人總會有的。
“是華首輔啊,也別怪下官禮節不周,但年紀大了,不方便動彈。”這話是藉口,畢竟腿腳不便的人,可沒幾個像顧汾這樣,將腿搭在軟榻上,表現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但華青雲還是忍住沒有戳破。
見到華青雲不動聲色,還像個學生一樣在旁邊站著,顧汾微微一笑,便吩咐人給他安排座位,接著,便是正題。“不知道首輔前來寒舍,是有什麼事情囑託?”顧汾也就比平國公小了一歲,但長者風頭正盛,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感。就連華青雲這種天天面見皇帝太子的,也不免矮了一頭。
“今天鄙人過來,是希望尚書那邊能管好刑部,畢竟有些事情關乎陛下,沒必要斤斤計較。”華青雲穩住心態,向顧汾傳達一個訊息。康妃的秘密處死,刑部千萬別插手——他知道,顧汾留了不少門生和後輩在刑部、大理寺中,大部分都是心懷公正和關心的青年才俊。但是,他們也多是愣頭青,對這種秘密刑罰並不贊成,這次跑到內閣質詢一番,實在是讓自己難以應付。
華青雲還不知道來龍去脈,不能胡說;但牽扯到皇家,他需要冷靜一番。顧尚書,你也知道,陛下向來不喜歡外人干涉家事的……”
“這叫做家事?這明明和朝廷律法息息相關!”顧汾打斷了首輔的話,並生些慍色,“下官記得在二十年前,就與陛下辯論過一番,白衣衛、詔獄、東廠,這都是弊政。歷朝歷代,哪有君主設立這種特務機構,去監視官吏百姓的?我朝以律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