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自來。
王勃的名氣可謂家喻戶曉,閻大都督便順水推舟,也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請王勃也參加了宴會。
王勃想不到的是,這次宴會內有隱情。原來閻大都督的這次聚會,是為了向來賓誇耀一番自己的女婿孟學士的才學。
閻大都督原本是這樣安排的,事先讓愛婿準備好一篇為滕王閣落成典禮用的序文,假裝是席間即興而作然後書寫給大家看,這當然就會顯得其愛婿才高八斗。
不一會兒,大幕拉開了,劇情上演。宴會剛開始時,閻大導演就讓人把筆墨紙硯準備好,然後對大家說:
“嗯嗯,今天本都督盛意誠邀諸位文人雅士參加此次的盛會,主要是為這座剛剛落成的滕王閣作序,以茲紀懷。”
來賓都很聰明,又上演了一番千年不變的戲路,大家都推辭不寫。
正在劇本即將按照套路推進之際,場面狀況突發,王勃竟不推辭,欣然接過紙筆,當眾揮筆疾書。
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入帳後,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麼。
聽說王勃開首寫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閻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
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都督沉吟不語。
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閻都督不得不歎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
果然,王勃的《滕王閣序》成為了不朽的名篇。
詩的正文也不錯,但是比起序來還是差點意思: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三)
王勃與月,和別人也不一樣。王勃的月夜是寂寞、寒冷的。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在江邊送走友人後,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感懷此夜,就身邊眼前的這場景色描繪出一幅畫面優美、富有情味的江邊月夜圖。
“亂”字寫出王勃心情的迷亂;“飛”字既說明時間的推移,也暗示詩人佇立凝望時產生的聚散匆匆之感。此情此景,不過是為了烘托此時王勃心中“寂寞”的心境,在送走友人之後,心中無限孤寂、悵惘的心情。
《重別薛華》:
“明月沉珠浦,風飄濯錦川。
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旅泊成千裡,棲遑共百年。
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此詩先寫景,後抒情。月沉,景色晦暗陰涼、險峻遼遠,情思惶怨綢繆、悽驚悲苦。情景融合,將彷徨悽苦和盤托出,平白而深切。
《長柳》:
“晨徵犯煙磴,夕憩在雲關。
晚風清近壑,新月照澄灣。
郊童樵唱返,津叟釣歌還。
客行無與晤,賴此釋愁顏。”
又見“新月”,那就是離家又有一個月了。此詩把羈旅思歸之情和傷春之情結合起來,愈顯其遊子在外思歸之情的濃烈,詩歌意境清新可喜,簡直就是一幅幽美的春郊晚歸圖。
《易陽早發》:
“飭裝侵曉月,奔策候殘星。
危閣尋丹障,回梁屬翠屏。
雲間迷樹影,霧裡失蜂形。
復此驚飆至,空山飛夜螢。”
這首詩寫作者去西蜀途中山間拂曉的景緻。“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