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章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端。

翩翩馬蹄疾,春日好鄉情。”

回符離呆了十個月,白居易向母親提出娶湘靈,卻被觀念陳舊的母親拒絕。

白居易無奈,便懷著極其痛苦的心情離家,再次赴京參加吏部的選官考試。

此後,白居易又為湘靈而作詩《冬至夜懷湘靈》:

“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感秋寄遠》:

“惆悵時節晚,兩情千里同。

離憂不散處,庭樹正秋風。

燕影動歸翼,蕙香銷故叢。

佳期與芳歲,牢落兩成空。”

然而,白居易母親卻頑固地堅持自己的封建觀念,不許他和湘靈見面,也不允許再提起湘靈。

白居易與湘靈之間感情誠篤深厚,但二人最終未能成婚。

此後,痛苦的白居易不願娶妻成婚,母親也無可奈何。直至公元807年,白居易三十七歲時,在母親的以死相逼下,經人介紹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雖然婚後夫妻感情和睦,但白居易對湘靈的懷戀之情始終難以忘懷,以至後來還常常想起,時時提說。

考中進士,是很榮耀的事。不過白居易並不以此為滿足,他在兩年後又去參加“拔萃科”考試。考試的結果,錄取八人,他又考中了。

與他同時登科的,還有元稹。從此,他們兩人成為親密的朋友,同任秘書省校書郎。由於兩人的文學主張相同,詩的風格也相近,被人稱為“元白”。

這年,白居易便由符離遷家到長安常樂裡。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這首《賣炭翁》,大概寫於元和初年(806年)。

白居易先後任秘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白居易認為,諷諭詩反映了“兼濟之志”,閒適詩顯示出“獨善之義”。他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樂府》五十首,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

貶官江州給白居易以沉重的打擊,“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逐漸滋長,所以漸漸也能恬然自處。

白居易的小詩《夜雪》,寫出了被貶的孤寂: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居易運用側面烘托手法,透過觸覺、視覺、感覺、聽覺的角度來描寫“夜雪”,透露出謫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詩人懷著真情實感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給人一種新穎別緻,清新淡雅,別具韻味的感覺。

在江州的四年,白居易始終沒有擺脫傷感與失意的陰影,一直生活在被朝廷拋棄,流落江湖的淪落人的困境中。四年中他創作了200多篇詩文,幾乎篇篇是失落,句句有感傷。

江州司馬是個五品官,待遇豐厚,衣食無憂,“歲廩數百石,月俸六七萬,官足以庇身,食足以給家”,但又是個“無言責,無事憂”的閒職,“州民康,非司馬功,郡政壞,非司馬罪”,這就決定了白居易在政治上難有作為,無所作為,反過來,又使他有充裕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可以從容於山水詩酒間”,從事文學創作和遊歷活動。

江州是白居易政治生涯的低谷,又是白居易文學創作的高峰。

在江州白居易寫過四封書信,《與元九書》是其中最著名、最有成就的一篇。元九即元稹。信中對周秦以來中國詩歌的發展進行了深刻的總結,鮮明地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實主義的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