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薛濤滿懷真情地寫下了《池上雙鳥》,完全一副柔情萬種的小女子神態: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美女和才女的熱情,也點燃了元稹心中的小火苗。失去妻子的空虛,恰好被她填補。

薛濤終於脫去樂籍,重獲自由,居於浣花溪畔。這裡梧桐掩映,海棠花開,薔薇爬了滿架,有林蔭小道直通院中——四十一歲的薛濤風韻猶存,沉穩內斂,一下便擊中了元稹的心臟。

她喜歡寫四言絕句,律詩也常常只寫八句,因此經常嫌平時寫詩的紙幅太大。於是她對當地造紙的工藝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特別適合書寫情書,這就是人稱的“薛濤箋”。

薛濤在粉紅色的“薛濤箋”上揮毫潑墨,賦詩一首,元稹毫不示弱,寫詩回敬,一時間兩人似乎達到了某種靈魂的契合和共融。

薛濤雖久經風浪,閱人無數,心中再也不起波瀾,但是元稹略帶憂鬱的獨特氣質還是讓她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遲來的愛情讓薛濤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兩個人流連在錦江邊上,相伴於蜀山青川。那段時光,是薛濤一生最快活的日子。

然而幸福總是最為短暫,這年七月,元稹調離川地,分務東臺,任職洛陽。細算起來,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過三個月而已。

其實,元稹是被貶了。分務東臺,就是被趕到了洛陽的御史臺任職。他在蜀地平反冤案,舉報貪官,觸犯了朝中官僚和藩鎮集團。

作為詳覆使,元稹調查瀘州小吏任敬仲的貪汙案,順便調研採訪,看看有沒有其它不法事件。

元稹到了瀘州開始著手調查,發現在任敬仲的事件中牽涉到瀘州刺史劉文翼的貪汙行賄案,劉文翼的貪汙行賄又和前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隨著調查的深入,元稹發現嚴礪犯有收受賄賂、誣陷良民、擅自沒收百姓財產、擅自徵收賦稅留為己用等不法行為。

元稹把這些寫成長篇彈狀上奏朝廷,平反了許多冤假錯案,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和崇高讚譽。白居易更是作詩贈他“其心如肺石,動必達窮民,東川八十家,冤憤一言申”。

元稹完成出使任務,回到朝廷之後,繼續充滿激情地履行著自己作為御史的職責,在幾個月內又先後調查並上報了十餘起違法案件,彈劾的人員包括浙西節度使、河南尹、武寧王等高官貴戚。

兩個人從此分離。在當時通行不便的年代,二人也只能靠書信互相來往。

分別已不可避免,薛濤十分無奈。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來的書信,同樣寄託著一份深情。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元稹寫的《寄贈薛濤》,讓薛濤感動。

“身騎驄馬峨眉下,面帶霜威卓氏前。虛度東川好時節,酒樓元被蜀兒眠。”元稹這首《好時節》詩句中滿含炫耀之意。

勞燕分飛,兩情遠隔,此時能夠寄託薛濤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詩了。

她對元稹朝思暮想,滿懷的幽怨與渴盼,匯聚成了流傳千古的名詩《春望詞》:

“(一)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二)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三)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