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章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筆,姿態不緩不急,即席賦詩,提筆而就《謁巫山廟》: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字如其詩,詩如其字,主人看罷,拍案叫絕,座下各位文人政客,無一不為之驚豔。
此官妓,正是薛濤。韋皋讀到“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不由得大聲叫好。
想不到身為官妓的薛濤,對他這個行政長官不僅沒有刻意奉承,反而隱有勸誡之意,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一首詩就讓薛濤聲名鵲起。
從此,帥府中每有盛宴,薛濤成為侍宴的不二人選,很快成了韋皋身邊的紅人。
韋皋絕非一般人物,出身“東眷韋氏鶥城公房”,治蜀二十一年,和南詔、拒吐蕃,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世人稱其“諸葛亮轉世”,這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節度使的案牘頗多,長時間相處下來,韋皋看到了薛濤的才幹,開始讓她參與這些案牘工作。
這些事對於薛濤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她寫起公文來不但富於文采,而且細緻認真,很少出錯。
韋皋仍然感覺她大材小用,有一天突發奇想,要向朝廷打報告,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為薛濤申請作“校書郎”。
“校書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然官階僅為從九品,但這項工作的門檻卻很高。
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一個女子擔任過“校書郎”,唐德宗沒同意。
雖因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人們後來卻稱薛濤為“女校書”。
風光背後是苦讀。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隔著千年歲月,依然不難想象這樣的畫面:飲宴散場後,別的官妓早已沉沉睡去,薛濤卻在燭光下勤學,夜是那麼安靜,耳畔只有書頁翻動的聲音。
她喜歡這樣的自己,即使淪作卑微的官妓,也要用自強苦讀證明實力;身在泥濘中,卻不忘要開出嬌豔的花。
薛濤明白,清麗的容顏只能得到男人的短暫青睞,唯有自尊自強的女子才能贏得他們長久的尊重。
正是這個想法,令薛濤後來成為唐代有名的才女,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薛濤流傳詩作90餘首,收於《錦江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