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照關城樓。溪流與松風,靜夜相颼飀。別家賴歸夢,山塞多離憂。與子且攜手,不愁前路修。”
黎明時分,岑參跟隨高仙芝從長安出發,走了一天,傍晚時分越過隴山之顛。
又走了十天,越過西北大漠。《銀山磧西館》:“銀山磧口風似箭,鐵門關西月如練。雙雙愁淚沾馬毛,颯颯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枯草沙磧,冷月殘雪,越走越荒涼,越走越茫然。
但我們是大唐男兒,哪怕荒僻苦寒,忠誠報國的熱血也要燃燒!
岑參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兩人立馬而談,互敘寒溫,岑參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不免有些感傷,同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安慰家人,報個平安,於是,他寫下了《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在趕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倥傯,交臂而過,一個繼續西行,一個東歸長安。岑參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託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只好託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
這最後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乾淨利落,但簡淨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於淡薄,頗有韻味。岑參此行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但此時心情是複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渴望建功立業的豪邁胸襟。柔情與豪情交織相融,感人至深。
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充滿了濃郁邊塞生活氣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餘味深長,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
詩人善於把許多人心頭所想、口裡要說的話,用藝術手法加以提煉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義。在平易之中而又顯出豐富的韻味,自能深入人心,歷久不忘。岑參這首詩,正是有這一特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