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處因山為柵,有吐蕃兵八九千人,遙相聲援。城下有條婆勒川,河水暴漲無法渡河。
高仙芝認真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認為唐軍必須儘快渡過婆勒川,否則吐蕃守軍一旦發現唐軍,勢必做好準備,那樣一來將大大增加唐軍攻佔連雲堡的難度。
於是,高仙芝以三牲祭祀河神,命令諸將選好兵馬,命兵士每人自備三天干糧,準備次日清晨渡河。將士都不敢相信高仙芝會下這樣的命令,都認為他瘋了。但軍命不能違,也只好執行。
次日清晨,婆勒川河水低緩,唐軍迅速渡過了婆勒川,“人不溼旗,馬不溼韉,已濟而成列矣”。高仙芝見此情景興奮不已,說:“如果我們渡河渡到一半,賊兵來了,我們一定失敗,如今已經渡河成功而且列陣,這是上天賜給我破賊的良機!”
高仙芝指揮唐軍登山攻城。吐蕃守軍未料到唐軍能突然至此,大為驚駭,慌亂中只能依山拒戰。滾木擂石如雨而下,唐軍一時無法攀登。高仙芝任命郎將李嗣業為陌刀將,下令說:“在中午前一定要打敗敵人!”
李嗣業手持一旗,領陌刀手自險處先登,奮力殺去,自辰時至巳時,大敗吐蕃,斬首五千級,俘虜千餘人。吐蕃軍大潰,逃跑時掉下懸崖摔死溺死的達到十分之八、九。唐軍繳獲戰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以萬計。
高仙芝準備乘勝追擊,但監軍邊令誠認為孤軍深入敵境過遠,懼而不敢進。高仙芝遂讓邊令誠率老弱士卒三千人留守連雲堡,自己親率大軍繼續前進。
唐軍疾行三日,到達坦駒嶺(今克什米爾北部德爾果德山口,在今克什米爾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興都庫什山米爾峰東)上。坦駒嶺長四十里,山口海拔4688米,是興都庫什山著名的險峻山口之一,下嶺就是阿弩越城。登臨山口,必須沿冰川而上。兩條冰川長度都在10公里以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牆,裂縫如網,稍不注意,就會滑墜深淵,或者掉進冰川裂縫裡喪生。
高仙芝怕兵將畏險不敢前進,偷偷派出二十名騎兵,穿上阿弩越胡人的服裝準備來迎接。
他先對部將說:“熟悉地形的阿弩越胡人會來迎接我們,大家不必擔心。”
到了山邊,兵將果然不肯下山,說:“您把我們帶到哪裡去?”
這時,高仙芝先派出的二十人來了,聲稱:“阿弩越胡來迎接大軍,我們已切斷了娑夷橋!”
高仙芝馬上假裝很高興,命兵將都下山。娑夷水即古弱水,水上架有一座藤製橋,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斷橋則吐蕃不能入援。兵士聽後,畏懼心理頓消,唐軍得以迅速下嶺,向阿弩越城進發。
下了山三天後,阿弩越城守軍果然派人前來請降。次日,唐軍順利進入阿弩越城城中。入城以後,高仙芝先令將軍席元慶、賀婁餘潤率兵先修橋樑、道路。
次日,高仙芝令席元慶率一千騎兵行至小勃律首府孽多城下,對小勃律王說:“不取汝城,亦不斫汝橋,但借汝路過,向大勃律去。”
城中有五六個首領,皆死心塌地投靠吐蕃。高仙芝先前跟席元慶定計:“大軍到,首領和百姓必然逃入山谷,你以敕命和贈品招呼他們來,等首領來到,就抓住他們。”
席元慶依計行事,果然俘獲幾個首領。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則逃入石窟躲避,唐軍一時無法找到他們。
高仙芝率唐軍主力到達後,先處死了那五六個首領,然後急令席元慶率軍砍斷通往吐蕃的藤橋。吐蕃兵馬至婆夷水東岸時,橋已砍斷,束手無策,只好退去。
高仙芝慢慢招降小勃律王,小勃律王只得攜吐蕃公主出來投降。
高仙芝平定小勃律國,以三千軍隊駐守。唐軍聲威大震,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投降歸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