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韓昭侯是個極度摳門的人,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葉還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公元前351年,申不害這哥們兒一躍成了韓國的國相。

你瞧瞧他以前,不過是鄭國的一個小跟班兒,整天就知道琢磨黃老之道和法家那點兒學問。

可這哥們兒有眼光啊,主動跟韓昭侯套近乎,結果一躍成了國相。

治理韓國十五年,把韓國搞得風生水起,牛氣沖天!

有一天,申不害想給堂哥謀個一官半職的,可韓昭侯就是不答應。

申不害鬱悶了,韓昭侯就說了:“我請你當國相,是為了讓韓國強大。

現在你倒好,想拿公權私用,破壞自己定的規矩,你說咋辦?”

申不害一聽,得,咱還是換個地兒住吧,得躲躲我堂哥,於是麻溜兒地搬家。

還順便請罪說:“大王,我錯了,您才是對的。”

韓昭侯這哥們兒可是個節儉的主兒,褲子破了都捨不得扔。

侍從們都說他摳門兒,可他倒好,直接一句:

“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關乎國家大事,這破褲子得賞給有功之臣。”

瞧瞧,這就是境界!

公元前350年,再說說秦國的衛鞅開始搞改革。

先修了咸陽宮,然後把都城遷到咸陽。

為了鼓勵生育、少分軍功,他下令禁止老百姓父子兄弟睡一個炕上,必須分家。

又把村落合併成縣,一下子搞出來三十一個縣,這可是中國最早的縣哦!

同時廢除井田制、打破土地疆界、統一計量單位什麼的都幹了。

又改革賦稅,可真是忙得不亦樂乎。

公元前341年,魏國龐涓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威王求救。

齊威王糾結啊,不知道早救好,還是晚救好。

成侯鄒忌說:“不救最好。”

田忌說:“不能不救啊,韓國亡了,魏國也完了,還是早早出兵吧。”

孫臏就說了:“救是要救的,但現在不救。

我們不能聽韓國的使喚,要有主動權。

等韓國撐不住了,再來求救。

我們再出兵,這樣恩情就大了,關係也更親密了,而且魏國的軍隊也打累了。

我們一戰而定,一舉兩得,名和利就都有了。”

齊威王一聽,覺得孫臏說得有道理,就答應了韓國使臣,但就是拖著不出兵。

韓國以為齊國會大力支援,就全力反抗,結果五次大敗,只好又來求齊威王。

齊威王就派田忌、田嬰、田盼當大將,孫臏當軍師,又用了圍魏救趙的老辦法,直攻魏國都城。

龐涓有了上次的教訓只好退兵。

魏國集中全國兵力,讓太子申去抵擋齊國軍隊。

孫臏對田忌說:“魏國、趙國、韓國計程車兵向來瞧不起我們齊國士兵,覺得我們不行。

所以,我們要找機會,用我們的優點打他們的缺點。”

他還引用《孫武兵法》說:“一百里孤軍深入,會損失上將軍;五十里孤軍深入,最多隻剩一半士兵。”

於是,孫臏就用了減灶增兵的計謀。

第一天建十萬個做飯的火灶,第二天減到五萬,第三天只剩二萬。

龐涓追了三天,發現齊國兵灶越來越少了,就笑了。

他覺得齊國兵膽子太小,已經逃跑一大半了,就親自帶著一小隊騎兵,追擊齊軍。

結果,孫臏在馬陵道設下埋伏,讓人在颳得乾乾淨淨的白樹幹上,寫下“龐涓死於此樹下!”

龐涓夜裡看到樹上的字,還沒看完呢,就被齊國埋伏的弓箭手射死了。

他拔劍自盡死前嘆息說:“孫臏這小子最終還是成名了!”

齊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