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衛子夫和衛青
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衛子夫和衛青,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葉還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那漢景帝年代,有個哥們叫石奮,這哥們出名可不是因為長得帥,而是因為他和他家那四個兒子,都是官兒,而且都是二千石的大官兒!
你想想看,這石奮一家五口,都是高官厚祿,景帝一算,哎呦喂,這石家父子五人官秩一加,可不就是“萬石”了嗎?
於是啊,石奮就被大家戲稱為“萬石君”,這不是擺明了說他家有權有勢又有錢嗎?
這萬石君啊,雖然沒啥文化,但是恭敬謹慎的勁兒,那可真不是蓋的。
就說他那幫子孫吧,不管官大官小,回家看望他的時候,他必定是身穿朝服,規規矩矩地行禮相見,連他們的名字都不叫一聲。
要是子孫們犯了錯,他也不直接開罵,就默默地離開正室,躲到廂屋裡去,對著桌子賭氣不吃飯。
子孫們一看這架勢,就知道是自己闖了禍,於是趕緊互相批評,有過失的人,還得透過長輩去求情,脫光上衣表示請罪,並承諾一定改正。
這時,萬石君才會點點頭,答應他們的請求,然後才開始吃飯。
這套路,比現在的家庭倫理劇精彩多了!
萬石君啊,就算閒在家裡沒事幹,身邊有已經成年的子孫陪著,也必定是衣冠整齊,一絲不苟。
要是遇到喪事,他更是哭得死去活來,表情比孟姜女還悲痛。
他的子孫們遵循他的教導,都以孝順謹慎聞名於各地,簡直就是古代版的道德模範家庭。
後來呢,趙綰、王臧這兩位文采飛揚的哥們兒犯了罪,竇太后就覺得儒生們雖然文章寫得好,但缺乏質樸。
而萬石君一家人呢,雖然話不多,但都是實幹家,做事靠譜。
於是啊,竇太后就提拔萬石君的大兒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兒子石慶做了內史。
這石家兄弟倆,一個比一個能幹,簡直就是古代的官二代楷模。
這石建啊,在武帝身邊任職的時候,那可是個敢言直諫的主兒。
只要發現該進諫的事兒,他就會讓其他人迴避,然後暢所欲言地向武帝提出意見,言辭犀利得跟刀子似的。
可是啊,到了朝廷上與百官朝見武帝的時候,他卻變得像個啞巴似的了。
武帝因此很親近他,覺得他是個值得信賴的人。
這石建啊,真是個會看眼色行事的聰明人!
而那石慶呢,也曾擔任過太僕一職。
有一次為武帝駕車外出時,武帝問他有幾匹馬拉車。
你猜怎麼著?
這石慶啊,竟然舉起馬鞭一一點數馬匹後,才舉起手來回答:“有六匹馬。”
你瞧瞧,這石慶在石奮的兒子中,可是最隨和的一個了,但做起事來卻還是如此恭敬謹慎。
這萬石君一家子啊,可真是名不虛傳!
一個個都是官場高手啊!
話說那竇嬰和田蚡,兩人被炒魷魚之後,就閒在家裡當起了列侯。
這田蚡啊,雖然沒了官職,但他跟王太后可是一個媽生的啊,那皇帝總得給他點面子吧,所以他還是混得風生水起的。
這田蚡就天天跟皇帝扯些國家大事,皇帝也多半會聽他的。
那些跟風跑計程車人和官吏們呢,一看竇嬰涼了,田蚡正火,就都紛紛跳槽,從竇嬰那兒跑到了田蚡的門下。
這田蚡啊,也就越來越囂張了。
春天一到,二月初一那天,居然出現了日食!
在古代這可是大事兒啊,大家都又覺得是天要塌了,皇帝也得趕緊想辦法擺平這事兒。
轉眼三月初四就到了,武帝就提拔了太常柏至侯許昌當丞相。
這許昌啊,武帝對他可是寄予厚望的。
咱們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