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董仲舒的長篇大論
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董仲舒的長篇大論,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葉還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說那孔老夫子,有一天突然悲從中來,仰天長嘆:
“鳳凰啊,你咋就不飛來瞅瞅我呢?
黃河啊,你也不給點面子,顯個聖圖讓我瞧瞧?
我這命咋就這麼苦呢!”
其實吧,他老人家就是覺得自己德才兼備,應該吸引點天地間的吉祥之氣才對,可惜啊,身世太low,沒法炫耀,內心那個鬱悶啊。
現在看看陛下您,哎呦喂,龍椅上坐得穩穩當當,四海之內都是您的小弟。
您手裡握著那無上的權杖,隨便揮一揮就能引發祥瑞。
您的人品那叫一個高潔,恩澤就像大海一樣,深不見底,智慧過人不說,心地還那麼善良,對百姓就像對待自己的娃一樣,對賢士更是畢恭畢敬。
說實話,您可真是個仁義之君,天下老百姓有您,可真是走運啊!
不過呢,陛下,您有沒有想過,為啥您這麼牛叉,天地卻沒啥明確回應,吉祥的徵兆也沒見著呢?
其實吧,這原因說起來也簡單,就是道德教化,還沒深入人心,百姓們還沒完全走上正道呢。
您知道嗎?
百姓們追求財利的那股勁頭,簡直就像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一心只想往低窪的地方衝。
要是不用教化的力量,給他們築起一道堅固的堤壩,那他們還不得跟脫韁的野馬一樣,狂奔亂竄啊!
古代的那些聖明君主們,就是因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治理天下的時候,總是把教化放在第一位,當成穩固江山,引導百姓的法寶。
所以啊,陛下啊,您可得好好琢磨下這個道理,用教化來引導百姓們向善、向理。
到時候呢,天地自然會有所回應,吉祥的徵兆也會不請自來啦!
話說啊,古時候那建立太學,就是為了讓咱們這京城裡,颳起一股文化風,讓那些士子百姓,都泡在知識的浴缸裡,洗個痛快澡!
而辦學府呢,就是給咱們這城鄉結合部的老百姓們,送點智慧的火花,讓他們開竅,懂點禮義廉恥。
那時候啊,雖然刑罰就像撓癢癢,但愣是沒人敢去碰那法網,為啥嘞?
還不是因為教化這東西太厲害,把大家都教得服服帖帖,社會風氣好得不得了!
您看那些聖明的君主啊,接手一個亂世,就像接了個爛攤子。
首先得把前朝的破爛事兒,都掃進垃圾桶,然後再推行教化,給老百姓們灌點心靈雞湯。
教化一搞起來,好的社會風氣,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了。
子孫後代都跟著這個節奏走,哪怕過個五六百年,國家還是穩如老狗!
可是啊,那秦朝就是個奇葩。
他們直接把先代聖王的治國之道,當廢紙扔了,只顧眼前爽,哪管身後洪水滔天。
結果呢?
立國才十四年就撲街了!
秦朝那些破事兒,留下的後遺症,到現在都還沒治好,導致社會風氣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敗壞。
老百姓們都不講忠信德義了,牴觸法律就像牴觸馬桶一樣自然,甚至敢跟官府叫板。殊死反抗。
您說這風俗敗壞到什麼程度了?
簡直比臭豆腐還臭!
我給您舉個例子吧:就像那琴瑟聲音不和諧了,嚴重的時候。得把舊弦都拆下來當柴燒,換上新弦。才能彈出好聽的曲子;
同樣道理啊,實施統治遇到了阻礙,嚴重的時候。也得改改才能治理好國家。
所以,大漢朝,雖然得了天下,卻一直沒治理好原因,就在於他們該改革的時候沒改革啊!
就像便秘一樣,明明想拉,拉不出來就是不肯用點力!
話說那聖明的君主治理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