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妙人張釋之,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葉還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那南陽來的小張釋之啊,原來就是個騎馬的,混了整整十年官場,

結果還是個比芝麻還小,比綠豆還大的小官兒,心裡那個苦啊,簡直比吃了黃連還苦!

他琢磨著,這官怕是做到頭了,不如打包回老家算了。

可就在這時,袁盎袁老爺子一眼就瞧出他的本事了,心想:“這小子有戲!”

就把他推薦給了文帝。

文帝一聽,喲呵,這貨不錯啊,那就提拔提拔唄,於是小張釋之就一路飆升,成了謁者僕射。

什麼是謁者僕射呢?

謁者啊,這官名聽起來就挺高大上的,但說白了就是古代那些傳達訊息,通報的小弟小妹啦。

放現在來看,大概就是文員、前臺這類角色。

你想啊,春秋戰國時候,那些國君身邊的近侍,就是負責傳個話,跑個腿啥的,那時候就已經叫謁者了。

這謁者在古代那可是個熱門職位啊,

秦、漢時候屬於郎中令,後來改成光祿勳了。

西漢時候定員七十人,東漢時候人數減半,主官就是謁者僕射。這僕射啊,聽起來像是個射箭的,但實際上就是管理謁者的大頭頭啦。

東漢時候的僕射,那秩比千石,常侍謁者有五人,主要負責殿上的時節威儀,秩各比六百石。

給事謁者和灌謁者一共有三十人,就是負責幫忙接待賓客,傳達訊息這些雜事,選的都是些儀容端正,適合奉使的人,秩分別是四百石和比三百石。

看來古代找工作也要看顏值啊!

魏、晉、南北朝時候,謁者的職位還是一直保留著的,主要就是負責引見臣下,傳達使命這些事兒。

到了晉朝,僕射這個官就廢置不常了,估計那時候的謁者們都挺鬱悶的,不知道自己的頭頭啥時候就沒了。

南朝梁、陳和北朝的時候,謁者臺就成了官署,設謁者僕射和謁者。

隋文帝時候省了,但煬帝又復置了,主官就改稱謁者大夫了,下面還設了司朝謁者,通事謁者,將事謁者,謁者這些小弟。

到了唐代,謁者這個官名就沒了,但中書省設了通事舍人,其實就是隋朝的通事謁者啦。

看來唐朝人喜歡改名字玩兒啊!

這謁者在古代可是個香餑餑啊,因為能接觸到高層嘛,所以有時候也能撈點油水。

漢朝就有河堤謁者這個職位啦,專門負責防河事兒的。

光武帝在黎陽立營的時候呢,還讓謁者去監屯兵了。

東晉、南朝那些都水使者的屬員裡,也有河堤謁者的名額哦!

隋、唐時候也還沿用著呢。

哎呀,後來謁者就成了宦官啊!

反正啊古時候那些傳達、通報的侍從都可以叫謁者啦!

說白了,張釋之有點皇帝聯絡人的意思。

有一天,文帝帶著小張釋之去溜達禁苑,看那些老虎獅子啥的。

文帝一時興起,就問那上林尉:“喂,這禁苑裡到底有多少阿貓阿狗啊?都給我數數看。”

那上林尉一聽,媽呀,這哪兒數得過來啊?

頓時就慌了神,左瞅瞅右看看,就是答不上來。

這時,旁邊的虎圈小哥見狀,趕緊替上林尉回答了文帝的問題。

文帝一聽,嘿,這小子可以啊,就打算提拔他做上林令。

可就在這時,小張釋之慢悠悠地晃了過來,對文帝說:“陛下啊,您覺得,那絳侯周勃和東陽侯張相如,都是啥樣的人啊?”

文帝一愣,說:“他倆?都是老好人唄,咋了?”

小張釋之又問:“那他倆聊天時,是不是有啥說啥,跟倒豆子似的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