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荀子也是個大忽悠,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葉還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啊,在這樣的國家裡呢,百姓一定會紛紛起來,揭發檢舉君主的惡行的啦;

那君主們又哪裡還有什麼詐術可施呢,哈哈?”

最後,荀子總結陳詞道:“所以,由仁人治理國家呢必將日益強盛的啦;

那些諸侯國要是先來歸順的呢,就能得到安定與庇護的啦;

後來依附的呢,可就得遭遇危難與挑戰了哦;

那些敢跟仁人叫板的國家呢,肯定會被削弱甚至消滅的啦;

而那些敢於反叛的國家呢,則必將走向滅亡之路無疑的啦!

《詩經》上所說的‘商湯豎起大旗,誠敬地握著大斧頭,勢如熊熊烈火,誰敢把我阻攔?’。

這句話啊。正是對這種情況最生動形象的描繪!”

荀子大佬是真能忽悠人呀!

荀子這個人和春申君黃歇有點淵源。

這哥們兒眼光不是毒嗎,用人也毒,就像玩兒俄羅斯方塊一樣順溜,他把荀子這個牛人,提拔成了蘭陵縣令。

荀子啊,這貨其實是趙國來的,學識高到爆炸,才情也是滿滿的。

所以才有了上面,陪趙國國君孝成王趙丹嘮嗑,硬槓用兵之道的撕逼大戰。

孟子認為,老百姓要和國家一心一意,就象弓和箭,如果不和諧,那神箭手后羿也得哭瞎。就象司機和馬車,司機管不了馬兒,造父老司機也得翻車。

這比喻好像還挺恰當。

孝成王和臨武君聽了荀況的這番高論之後啊,頓時就覺得這貨說得有道理啊!

於是他們齊聲問道:“那麼請問荀子啊,我們君王用兵應該建立什麼教令、如何行動才好呢?”

荀子微微一笑,就開始忽悠,他答道:“總的來說嘛,君王賢明國家就太平;

君王無能國家就混亂;

推崇禮教,尊重仁義的國家就治理得好;

荒廢禮教、鄙視仁義的國家就動盪不安。

這便是國家強弱的根本所在啦!”

他頓了一頓啊,繼續說道:“再來說說齊國人吧,”

荀子接著說道,“他們啊,特別重視兵家的技巧技擊。

只要施展技擊之術斬獲一顆人頭,官方就會賜八兩金子換回。

這樣的軍隊啊,遇到弱小的敵人還能湊合著應付應付;

但是一旦面對強大的敵軍啊,就會像天上的飛鳥一樣渙然離散。

這就是亡國之軍啦!跟招募一群受僱傭的市井小人去作戰,沒啥兩樣。”

“魏國那邊兒呢,”

荀子繼續說道,“他們啊,會按照一定的標準選拔武勇計程車兵。

但是這些士兵的氣力,過幾年就開始衰退啦,而分配給他們的利益,卻無法再剝奪。

所以啊這樣的軍隊,就是危害國家的軍隊啦!”

“至於秦國嘛,”

荀子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說道,“百姓生計困窘、國家的刑罰卻非常嚴酷。

君王就藉此威勢脅迫百姓出戰啦,讓他們隱蔽於險惡的地勢中。

戰勝了就給獎賞,戰敗了就處以刑罰。

這樣一來啊,百姓要想從上面獲得什麼好處,就得去跟敵人拼殺啦!

所以這便是秦國比其他國家強大穩固的原因啦!”

荀子這話一說完啊孝成王和臨武君就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們終於明白了啊:

原來用兵之道,並不是簡單的權謀詭計,就能概括得了的啊!

只有真正懂得統一民心,推崇禮教仁義的君王,才能建立起真正強大的國家和軍隊來啊!

而那些只知道依賴技巧和武力的國家呢,最終就只會走向衰敗和滅亡的道路上去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完結】特工穿越:寵愛粉嫩美男

雪生

大明:開局重八請我當皇帝

a去年今日此門中

千秋盛世錄

藍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