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笨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章 董卓的權謀與感恩,三國:從魏家小子到名震天下,大笨鳥,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育。

再讓子助備重禮親自前往拜謝魏勤,我未能親至拜謝,讓子助替我告罪,拜謝他大恩,我對魏家必有厚報。”

李儒拈了拈鬍子,沉思道:“如此,宜擇諸部族及豪右數家。”

董卓眼睛一轉,張了張嘴,想到了女婿隱藏實力的用意。

點頭道:“那便如此。”

“我這便去辦。”

李儒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董卓兩個女婿。

一個強在勇力,且出身豪族,在家守族。一個強在智謀,幸而出身寒門,被招攬為婿後帶在身邊為董卓出謀劃策。

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

一千頭牛,五千石糧,便是隴西各家送給護羌校尉部的物資。

有了這批物資,被前護羌校尉泠徵搜刮後的護羌校尉府充盈了一些。

同時有十餘個湟中義從胡的小部落一同拜謁護羌校尉,這些部落共同出了三百騎奴幫護羌校尉在畜場養馬。

這三百人弓馬嫻熟,又熟馬事。

閒時養馬,戰時就可以組成騎兵,加上護羌校尉原本掌握的數千屯民,算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而董卓讓女婿送給魏勤私人的謝禮也有不少。

二十匹良馬,十箱錢財珠寶,數十名奴僕,其中有五名能歌善舞的美婢。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良馬,它們均是從涼州大馬中精挑細選而出,每一匹的肩高都不低於六尺,且都是訓練有素的戰馬,堪稱馬中精英。

魏勤原本不想收董家的禮,但牛輔也是個狠人,直接跪在地上,說岳父交代的,若是不能送出去,自己就長跪不起。

這一番,也讓魏勤見識到了董家的實力和董卓的威嚴。

···

魏家村。

翌日,魏安帶著忐忑的心情去看諸位大工,見他們都活了下來,而且精神狀態都不錯,心中鬆了口氣。

對著其中擅長的造紙的大工施展了技能。

如今的紙還是奢侈品。

用料是樹皮、破布、麻頭和舊漁網等。

這些材料都異常難收集,除非是官府和大莊園主。

因而造紙都是官府和大戶形成壟斷。

因為量少,且珍貴,紙根本沒有推廣開,多數用在官府辦公,部分用在裁剪後抄書。

魏氏託人從洛陽書肆帶回來的書便是抄寫的,每本價值千錢不等。

這其中既有紙珍貴的一部分,也有人工手動抄寫的成本在其中。

南陽地區以其溫和溼潤的氣候和充沛的雨量,為竹子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因此,竹子在南陽各地廣泛分佈,就連魏家村周邊的桐柏山上也生長著大量的毛竹、剛竹和苦竹。

當地百姓更是能享受到美味的竹筍,這已成為他們餐桌上的一道常見佳餚。

後世有價格低廉的竹紙,魏安雖然不知道造法,但知道竹子是一定能用來造紙的。

有擅長造紙法的大工在,魏安就蠢蠢欲動,想讓其研製竹紙之術。

時間,人力,成本都可以不計較,全力支援便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