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素骨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章 後勤那些事(2),泰拉?神聖泰拉!,清風素骨1,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幾門自衛炮外,沒有其他的武裝。
而且這些運輸艦打出的旗號也不是泰拉國際的艦艇,而是屬於新貴族們的艦艇,雖然操縱運輸船的大多是泰拉國際畢業的實習生。
有了充足的原材料供應之後,泰拉國際的各大工程又重新啟動,軍工生產也開始逐漸增長。
自動化程度也越提越高,很快泰拉國際就做到了一天生產九萬發炮彈,但是也只能到九萬發了,因為現在泰拉國際開始缺人了。
缺人一直是泰拉國際的大問題,準確的來說不是缺人,而是缺有基礎知識,且三觀正常的人。
泰拉國際的工廠中自動化程度很高,如果你沒有個高中學歷,又或者到技校培養個3,4年很難玩轉這些機器。
但是以泰拉的人均胎教的知識水平,泰拉國際很難從社會上招到人才,只能自我培養。
而培養一個人才所花費的時間是漫長的,就算泰拉國際有錢砸下大筆的投資,但是人一天也只能接受那麼多的資訊,再多也學不進去。
因為人才嚴重不足的窘境,泰拉國際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只能保證每天九萬發炮彈的產量。
但是隨著前線戰事愈發緊張,白悠不得不放寬了軍工工人的招募標準,正好那些被新貴族們解聘的工程師和熟練工人因為在社會上找不到工作,各個貧困交加。
這個時候,泰拉國際就應該向他們伸出手去,給他們提供一份足夠溫飽的工作。
雖然泰拉國際是導致他們失業的罪魁禍首,但是泰拉國際不也給了他們新生活了嗎?
這些工程師和熟練工人在原本的軍工廠中,大多是生產冷兵器,只有一少部分生產炮彈和火炮。
於是白悠順理成章的將泰拉國際原本的冷兵器生產部門的工人調到了其他生產線上,然後讓這群烏薩斯的熟練工人經過培訓後塞入冷兵器工廠生產泰拉國際的冷兵器。
而那些有生產火炮和炮彈經驗的工人和工程師,白悠讓他們經過一年的簡單培訓後,進入到前線修械所工作,將修械所的人才騰出來送入生產線中。
畢竟烏薩斯的火炮研究過於落後,他們的工人和工程師對於泰拉國際的軍工生產並沒有多大的作用,反而是修械所能讓他們發揮自身的能力。
就這樣在吸收了一部分烏薩斯軍工人才,補充了泰拉國際低階技術工人後,那些被騰出來的高學歷人才得以進入到軍工生產中,成功的將泰拉國際的炮彈產量提升到了十萬發每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