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報紙
快活醫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章 報紙,全球高考:誰說歷史無用?,快活醫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偉大的諸葛丞相終於把我們親愛的仁王殿下哄好,在祭壇又留了幾日後回到了他忠實的慶吉城。
隨後便是確定了未來種種計劃,雖然祭壇基本上修建完畢,可那些將士的墳墓,以及河神廟還需要一些時間,最為重要的是現在已經入秋,馬上就十月份了,待到入冬以後天氣寒冷,實在是不好舉辦像是祭典這種大型儀式的。
大體上來說,就是首先處理二位考生的事情,待到明年三四月份的時候再舉辦祭典,隨後過高良薑河東去巡查登封城的兩個兵團,並在關二爺的護送下沿著尹河西行,去視察韓信與白起兩大兵團。
當然,說是這麼說,可歐羅巴那裡的使者,也就是張松不是逃了麼?
不是得重新派遣一個使者過來麼?
一來一去的得要時間。
葉雲這個時候正在處理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創辦一個專門的報刊。
而這一建議一經葉雲在朝堂上提出,就遭到了大部分文臣的反對,部分文臣中立,部分支援。
支持者大多是溜鬚拍馬的土著官員,想要藉著葉雲這個所謂的天眷往上爬一爬的。
也就是說,葉雲這個建議,不僅是長孫無忌、于謙反對,連諸葛亮都保持了中立。
諸葛亮保持中立是他對報紙缺乏一個概念,而長孫無忌與于謙反對是覺得報紙沒有任何用處。
無他,因為在唐朝的時候居然就已經有了報紙這個存在了。
只不過那個時候報紙被稱為邸報,又稱邸抄、亦作邸鈔,並有“朝報”“條報”“雜報”之稱,四者皆用“報”字,可見它是用於通報的一種公告性新聞,是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
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透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
甚至說,早在漢朝,便有了專門的新聞審查機構。
漢代的郡國和唐代的藩鎮,都曾在京師設“邸”,其作用相當於現今的駐京新聞機構,重在傳達朝政訊息,凡皇帝諭旨、臣僚奏議以及有關官員任免調遷等都是邸吏們所需收集抄錄的內容。“邸報”最初是由朝廷內部傳抄,後遂張貼於宮門,公諸傳抄,故又稱“宮門抄”“轅門抄”,這實際上就是最早的一種新聞釋出方式。
這戳到了葉雲這個在大學裡混了四年的歷史系學生的盲點。
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
“殿下,眼下沒有必要把本就緊缺的財政往這些地方使。”
長孫無忌率先出列回應葉雲這個問題,朝中的諸位大臣基本上都抱著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眼下這個年輕的仁王殿下到底是個孩子,玩性大發要搞一搞新鮮玩意。
“邸報也不是不能發,在官吏之間流傳便是,也好疏通上下,可真按照殿下要求日日更新,時間太倉促了,雕版哪裡來得及?”
葉雲聽後微微點頭,這個問題他倒是能理解。
首先是這些人受於時代限制不知道掌握輿論的重要性與可怕性。
其次是印刷術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龍國有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膠泥活字印刷術。
時間倉促沒法雕版,用活字印刷不好麼?
刻個字的模具出來,然後再排版,這不就能來得及了麼?
恰恰相反,不好。
不然你以為古人是傻子麼?
說來非常詭異,活字印刷沒能在龍國發展起來,反倒是傳到西方,讓歐羅巴得了活字印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