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_277
南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_277,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南枝,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季衡在季氏一族遭難被劫走了數十人之後,他就給廣州大舅寫了信去。
許大舅在廣州做海外生意,因倭寇橫行,朝廷已經禁止民間和倭人有聯絡,自然也是不能和倭人做生意的,許大舅便主要做東南亞以及西方國家的生意。
雖如此,他現在家大業大,在海上很有力量,名氣自然也大,季衡不相信他和江浙一帶的海寇倭寇沒有一點交情,故而就寫信直言不諱說了這次的季家之難,希望他能夠幫忙想辦法將季氏一族給救出來。
這所謂救,其實也就是給錢買。
倭寇重利,只要有利,就不會不把人交給許大舅。
這樣的做法雖然窩囊,倒其實是最省力最有保障的辦法。
大海渺茫,那倭寇抓了人到底帶到哪裡去了,要將這倭寇找到打敗,且還要將人完好地救出來,想想就知道是可能性太低。
季衡一向心細如髮,不是那不管不顧的張狂性子,自然不會去做這樣沒有把握的事情。
許大舅收到他的信,便給季衡來了回信,爽快答應了幫忙。
但是之後一個月過去了,竟然再無訊息,季衡正要寫信去詢問,許大舅就又來了訊息,說的確是聯絡上了侵/犯蘇州揚州一帶的倭寇,只是這些倭寇將抓捕到的人質都轉手交給了別人,對方還守信不願意洩漏交給了誰。
許大舅又想了些辦法,又自己猜測,上一次同那倭寇一同上岸劫掠,以至於被朝廷打敗損失慘重的乃是王啟一夥,便覺得倭寇是將人給了王啟。
他轉而又去聯絡了王啟,王啟卻含含糊糊並不承認人在他那裡。
故而許大舅至今沒能幫忙救到人,怕季衡著急,就寫了這封信來解釋,又說他會繼續同王啟聯絡周旋,又找人到別的地方探聽,看人到底在哪裡,一定會想辦法將人救回來。
季衡收到這封信,倒是並不失望的。
他之後從潛入倭寇那裡的密探處得知了人質的確是在王啟處,又透過許大舅的信,判斷出王啟握著人質卻欺騙許大舅,這其中一定是有深意在的。
王啟握著人質,是想要和季家談判,得到好處,人質才算是起了作用。他卻在許大舅面前不承認握有人質,那隻能說明許大舅同這個王啟之間的關係定然是非同一般,王啟知道了許大舅的意圖,迫於交情,人真在他手上,他就一定得交給許大舅,所以他只好撒謊手上沒有人。
既然如此,那王啟就該是想用這人質換許大舅給不起的東西了。
季衡有此判斷,但是此時沒有對趙致禮講。
畢竟此事涉及許大舅。
趙致禮倒是十分真誠,他知道季衡在這件事情上既悲憤又為難,季衡身為兩江閩浙巡撫都御使,位高權重,又因擔著皇上榻上之臣的名頭,正是受整個官場和百姓矚目,大家都盯著他的一舉一動,季衡是做好了是應該,出了什麼差錯,卻是要受萬人說道,就說季氏一族婦孺被劫走海上這件事,倭寇賊寇橫行這幾年,被劫走的百姓怕是沒有一萬也有幾千之多,因倭寇海賊入了海,大海渺茫,朝廷從來不會專門出兵去救這些人,季氏一族被劫走,朝廷就出兵去救,季衡恐怕便要被那些言官直接扣上一個公器私用的罪名。
即使皇帝下了旨意說要將季氏一族被抓走的人救回來,那也改不了季衡要被說道。
趙致禮道,“季氏族人在王啟手裡之事,汪大人可知?”
季衡知道趙致禮的意思,他便說道,“我這訊息也來得隱秘,汪大人當是還不知道的。”
趙致禮眼神幽黑深邃,緊緊看著季衡,低聲道,“既然汪大人不知,若是王啟真派人來聯絡你,你有什麼不方便做的,給我說一聲便是。”
季衡心裡倒是十分感動,道,“若是真需要你幫忙,我並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