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_260
南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_260,許一世盛世江山[嫡子身份],南枝,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6、第二章
十月中旬,餘杭。
餘杭沒有京城的寒冷,但是進入了十月,也不能指望天氣還暖和。
季衡一向怕冷,生完孩子之後,大約是調養得當,身體倒還比之以前還好些了,也沒有少年時代那般怕冷。
他穿著官服,甚至沒有披上一件披風,就疾步往軍營校場而去。
路上正好遇到同樣往校場走的兩個將領,其一便是升任都指揮使的趙致禮,還有他的副將蔡倉平。
季衡慢下了腳步,對著趙致禮蔡倉平拱手道,“我正好去看前幾日送來的鳥銃,一起吧。”
季衡乃閩浙巡撫,巡視兩省軍政、民政,不過他主要還是輔佐總督汪秉直打擊倭寇海賊,對於民政之事,並不去管。
趙致禮只是都指揮使,對上季衡,便笑著回禮道,“我昨日就去看了新做出來的那批鳥銃,用起來很是不錯。比起之前的鳥銃更準,且更加方便。”
蔡倉平是個沉默寡言的人,此時也說,“撫臺大人留了那批倭人,現在便看出好處來了。”
季衡則道,“有這新的鳥銃,倒也對汪大人有了交代。”
季衡剛下東南時,就遇到倭犯溫州,溫州同知黃建章死守城門,不屈死戰,為前來救援的趙軍爭取了時間,後倭寇往北邊流竄,入海又為水軍追擊,雖然此次不算大勝,但是卻捕獲了倭寇的一艘戰船,其中有倭寇從內陸抓走的平民男女,還有數十倭寇,其中有十幾個倭人正好是匠人,汪秉直乃十分耿直剛烈之人,對倭人更是無比痛恨,當時就要將其殺頭示眾。
季衡卻在這時候阻止了汪秉直,要留下這些匠人性命。
由此季衡和汪秉直剛開始就鬧了不愉快,但季衡是皇帝的枕邊人,汪秉直又受了皇命要照顧於他,故而只是心裡憋氣,對季衡惱怒非常,又拿他沒辦法,最後只好把這十幾個倭人給了季衡,另外的倭人則全都被斬首示眾,人頭掛在溫州城門口。
諸如汪秉直這樣一方大員,自然是看不上匠人的,季衡卻知道他們的大用。
當即去審問這些人到底是會什麼手藝,才被安排在那戰船之上。
這些倭人裡,便有幾人是會製作修理鳥銃的,也有會修理船隻的,還有會修理船上火炮的。
季衡已經看出倭人所用鳥銃比起朝廷官兵所用的火銃要好用得多,但是他對武器這方面卻知之甚少,不過卻知道武器上的優勢十分重要,故而就留了這些匠人來製作倭人使用的鳥銃,又找朝廷的火銃製作匠人前去學習,甚至季衡只要有時間也要前去檢視,如此之下,這才幾個月,便製作出了幾批倭人使用的鳥銃,只是季衡對此依然不滿意,要匠人們想辦法制作出更加好用的火銃出來。
現在又出的這一批,說是一批,其實也只有幾支,便是最新的改造後的火銃,季衡之前在忙,昨日才回餘杭,這一早便來了這校場試驗。
出前幾批鳥銃時,季衡已經去向汪大人稟過了,不過汪大人拉不下面子,故而什麼也沒說,季衡想著出了新的鳥銃,就再去找汪秉直一次。
幾人一起到了校場,這是專門用來試驗鳥銃的,不是士兵操練之所,故而顯得空曠,兵士並不多。
那火銃製作工坊就在這校場不遠,幾個工匠和幾個官兵已經帶著新火銃在那裡等著。
趙致禮本是有別的事,不過現在也並不急著去幹,只是跟在季衡身後。
那匠人和官兵對著季衡趙致禮等行禮之後,便說起了正事來。
季衡作為一個文官,且看著也是文弱的,性情也並不偏於豪放,不過和這些兵士和匠人的關係都不錯。
大雍朝並不看重匠人,故而匠人地位很低,即使是製作火銃的匠人,不過季衡對這些人十分優待,甚至向皇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