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溫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節,青雀歌,春溫一笑,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貼的抱起她上了床榻,“皇后迴歸本色,我來扮面首好了。”
宮錦床簾在夜色中輕輕搖曳著,風情無限。
-----
嘉興二年春,南方頻頻傳來捷報,直浙總督祁震在浙江剿滅倭寇,誘捕海盜匪首,沿海地區人心稍定。皇帝很為喜悅,環顧群臣,“軒轅夏禹劍,果然是上古神器,效力不凡。”他絕口不提祁震的功勞,只提軒轅夏禹劍,朝臣中有不少想勸他慎用外戚的,都沒逮著機會開口。
四月,壽寧侯張鶴、建昌伯張延兄弟二人被告發“謀逆”。出首人是張氏兄弟一名新請的師爺,這師爺拿著張氏兄弟和益王的通訊去到順天府擊鼓,“壽寧侯、建昌伯陰謀廢立大事,此非臣子應預之事。”
廢皇帝、立皇帝,這是你張氏兄弟能當家作主的事麼?謀逆啊。
事情太重大了,順天府尹一刻沒敢耽擱,立即往上報。
皇帝的態度還是一樣:廷議。不管張氏兄弟是什麼罪,他們是侯、伯,是昭穆皇后親弟,有罪當議。
這回和上回不同,上回張氏兄弟不過是佔片田搶個人什麼的,對朝廷來說就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這回是陰謀廢立皇帝,事可就大了。
迴護張氏兄弟,未免有些說不過去;嚴懲張氏兄弟,未免有些對不起九泉之下的弘治皇帝。群臣吱吱唔唔,連李首輔、卓次輔也不肯冒然出頭為張氏兄弟說話。
卓次輔踢了個皮球,“事關刑律,請刑部拿個章程。”
刑部尚書是弘治皇帝一手提撥上來的,對弘治皇帝感情太深了,衝口說道:“謀雖謀了,事情卻未成,似不應追究。”
這話一出,不少人臉色怪異。你要為張氏兄弟開脫,好像應該推說這些信件不是張氏兄弟親筆,不是他的本意,是為小人所誤解之類的話吧,怎麼會說謀雖謀了,沒成,就不該追究?這……這也太扯了。
楊大器出面指責,“謀逆罪,定罪標準是謀或未謀,不是成或未成。”英國公笑道:“若是他謀成了,還是此時的情景麼?”一直不大說話的皇帝慢吞吞道:“若他謀成了,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便不是朕了。”
李首輔、卓次輔愈加不敢為張氏兄弟辯解,可也不願嚴懲張氏兄弟,僵持下來。
皇帝也不著急,輕飄飄說了句,“稍後再議。”宣佈此次廷議結束。
張延、張鶴和上回一樣,開始時候慌了會兒,見朝中沒動靜,又狂起來了,“他心虛!他不敢動咱家!”大模大樣的照常出門,照常為非作歹。
張延、張鶴在泰興樓喝酒作樂,為搶個漂亮風騷的賣唱女子,和另一撥人起了爭執,大打出手。張氏兄弟帶的打手不少,另一撥人看著斯斯文文的,竟也帶了不少家丁僕役,兩下混戰,亂打一氣。
張延看的高興,親自動手,拿茶碗砸到一個錦衣男子的頭上。那錦衣男子瞪了他一會兒,方重重倒下。
他們正打的高興,五城兵馬司來了大隊人馬,把泰興酒樓圍了個嚴嚴實實,把打架的兩方人,全部抓了起來。
張延也不怎麼放在心上,不就是打個架,砸傷個人麼,算個什麼事。別說砸傷人,就是砸死個人,我是弘治皇帝的小舅子,誰敢治我的罪?
砸傷個把人,對張延來說確實不算什麼。不過這回不巧,他砸傷的人是李首輔的小兒子,砸的還很重,李家小子頭昏昏的,重傷未醒。
雙方是這麼個身份,順天府管不了,又到了御前。
皇帝溫和的安撫了李首輔,“砸雖砸了,卻沒有性命之憂,卿不必過慮。”
李首輔梗著脖子,說不出話來。
皇帝的意思是李家大度點兒,這事抹過去算了,不能傷了弘治皇帝的親戚。李首輔最寵愛小兒子,氣的又上了辭呈。他並不是真心要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