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楚漢爭鼎,寂寞劍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中汲取教訓,找出取勝之道,就足夠了。”
項莊大力栽培畢書的苦心,百里賢自然是清楚的。
在百里賢看來,項莊更像是漢王劉邦跟先王項羽的結合體,項莊既有項羽的驍勇、霸氣以及濃烈的個人魅力,又有劉邦的識人、取人及用人之術,然而,不管是項羽還是劉邦,兩人都有個致命的缺點,在軍事上,兩人並非帥才!
說項羽不是帥才或許有些不妥,但是至少,項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帥才。
項羽的武勇天下無雙,在ji勵士氣、振奮軍心上更是無人可及,他打仗更多的是依靠一往無前的氣勢,身先士卒、長驅直入一舉沖垮敵方中軍,這不是成熟的戰法,更不是常規的戰術,別人是很難複製,也很難借鑑的。
劉邦就不說了,生平大小上百戰,輸的遠比贏的多,這還是有張良、陳平這兩大謀士在幫他參謀軍事的前提之下,如果沒有這兩個智囊,就是有上百萬的大軍也讓劉邦敗光了,他本人也早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項莊在政治上更像劉邦,可在軍事上卻弄些類似項羽。
從野馬原臨危受命到血戰梅山,從轉戰中原到北走河套,項莊直接指揮的兵馬從來就沒有超過五千人,項莊在指揮小部隊作戰時似乎更有心得,也更容易發揮出殺傷力,而且項莊也像項羽那樣,更喜歡帶著精銳直接衝擊敵方中軍本陣。
顯然,單純從軍事上考量,項莊只是個將才,而不是帥才。
項莊的政治眼光不在劉邦之下,他無疑也看到了自己的缺點,所以才會如此不遺餘力地栽培畢書,因為畢書很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集夠與韓信比肩的帥才,項莊要問鼎天下,韓信就是個繞不過去的障礙,所以得給韓信培養個勢均力敵的宿命對手。
項莊聞言釋然,是啊,既然已經做好了繳學費的心理準備,那又何必患得患失?而且他再是擔心又有什麼用?從時間上看,這會齊楚兩軍之間的大戰多半已經結束了,這場大戰的結果並不會因為他的擔心而發生改變,不是嗎?
再往壞裡想,既便畢書兵敗身死,韓信一下也滅不了楚國,淮南跟江東之間可隔著浩瀚長江呢,有江東水師在,齊國大軍要想渡河可不容易。
當下項莊對百里賢道:“也是,那還是議議臨江國的事吧。”臨江國國相杜洪的擔心並非多餘,在佔領巴蜀、漢中之後再回師江東途中,順手滅掉臨江國是出征之前早就議定好了的,道理是明擺著的,如果不滅掉臨江國,佔領臨江四郡,楚軍既便佔了巴蜀,那也是塊飛地。
槽來巴蜀有個什麼變故,江東需要出兵支援時,還得求爺爺告奶奶請求臨江國放行,臨江國願意放行也就罷了,萬一不肯放行,那可怎麼得了?所以說,滅掉臨江國是必須的,只有滅掉了臨江國,巴蜀才能跟江東連為一體,才能真正成為楚國的一部份。
百里賢搖了搖羽扇,微笑道:“大王,滅臨江國不過是小菜一碟,只需進佔江陵、再控制住臨江王以及公孫武,臨江四郡便可不戰而下。”項莊點了點頭,扭頭吩咐晉襄道:“子成,你去把子昂叫來。”………………
當項莊算計著滅亡、吞併臨江國時,淮南大戰已經塵埃落定了。
當韓信帶著大軍趕到時,中軍大營的壁壘已經被淮南軍所攻破,囤積在大營裡的幾十萬石軍糧以及大量的器械輻重全部付之一炬,齊國上將軍曹參死戰不退,偕兩萬多殘兵也全都被燒死在壁壘之中,無一生還!
曹蠻聞訊當場吐血昏厥,韓信趕緊命人將其救起,兩大宿衛郎將,他已經失去一個王忌了,可不能再失去曹蠻了。
英布在燒了壁壘後並沒有收兵回城,而是鳩巢鳩佔進駐了齊國大營。
這會兒,淮南王英布腰挎橫刀、意氣風發,正站在轅門上仰天大笑,一邊笑一邊手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