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楚漢爭鼎,寂寞劍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鄴縣,太子行轅。
高朗回想起白天所見到的場面,那一隊隊扶老攜幼、手持鋤耙的農夫,那視死如歸的毅然表情,心下兀自有些震憾,當下對項政說道:“子和,還真是沒想到,趙王張敖如此受趙人愛戴,他們竟不惜舉國血戰來保衛他。”
項政道:“趙王張敖雖然生性懦弱,但是他對待治下百姓卻極寬和,口賦、算賦再三減免,田賦也只有二十稅一,還有王宮用度也極為節儉,聽說他本人穿的衣裳多是王后劉元親手所織,而且還是補丁摞補丁的舊衣裳。”
高朗點了點頭,喟然道:“看來這張敖還算是個好國君,難怪能得趙人如此愛戴。”
“好國君?好國君?好國君……”項政揹負雙手在堂上來回踱步,時而凝眉低語,時而急走沉思,好半晌之後,才忽然間頓步回頭,對高朗說道,“子亮,張敖是位好國君,並且愛民如子,這或者是個值得利用的弱點!”
“咦?”高朗驚咦道,“愛民如子怎麼反而成了弱點?”
項政道:“子亮你想,張敖愛民如子,他又豈會眼睜睜地看著兩百萬趙國百姓為了他的王位而赴死,讓整個趙國變成屍山血海?當他需要在自己的王位以及兩百萬趙國百姓的生死存亡之間做出抉擇時,你說他會做何選擇?”
高朗的雙眸亮了起來,擊節道:“對呀!”
遂即高朗又擔心地道:“不過白宣此人……”
“白宣他不在邯鄲!”項政道,“鞭長莫及!”
高朗以拳擊掌,興奮地道:“子和,前去遊說的人選非常重要,若是言辭不夠犀利,恐怕說不動趙國君臣,若是……”
不待高朗說完,項政便道:“此人非武略莫屬!”
武略,齊國國相武涉嫡子,字仲仁。自幼隨武涉習縱橫之術,十六歲考入太學,以辯才著稱江東。
“來人!”高朗扭頭喝道,“有請武略先生!”
帳前親衛領命而去,不片刻便將隨軍出征的辯士武略請到了太子行轅。
項政親自迎至階下,握著武略雙手將他引入堂上,武略誠惶誠恐,連稱不敢。待項政說明緣由,武略當即慷然說道:“太子放心,在下絕不辱命。”
洛陽,王宮上書房。
“這是太子剛剛命玄衣衛呈報上來的平趙方略。”項莊將一封密信遞給百里賢,然後問道,“子良,你怎麼看?”
百里賢看完密信後神情訝然。
半晌後才道:“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太子之平趙方略,實乃此間典範。”
“子良,守譽了吧?”項莊嘴上謙虛,心裡卻也歡喜至極,項政能想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平趙方略,足見他不是個只知道使用武力的莽夫,無論這平趙方略最後能否成功。這對他來說都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對楚國來說更加如此。
遂即項莊又問道:“子良,你說此平趙方略能成功麼?”
項莊也是關心則亂,因而喪失了判斷力,百里賢卻是旁觀者清。當下搖著羽扇笑道:“大王,臣以為此方略必能奏效。”
項莊又道:“以張景為趙王,可妥當?”
項政未經事先請示,直接提議立張景為趙王,這讓項莊心下多少有些不爽。原本楚國大大小小一切事務全都由他一個人說了算,現在突然間又多了一個能夠主事之人,還真讓項莊有些不習慣,即便這個人是他的兒子,是楚國的太子。
百里賢自然知道項莊的心思,不過他更知道立張景為趙王,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因為張景在趙國根基淺蒲,他若想保住自己的王位,就必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