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5章 漢王、楚王,楚漢爭鼎,寂寞劍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沔水,又名漢水、襄水,是江水最長的支流,襄陽就是因為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不過此時的襄陽還只一個小鎮甸,對面倒是有個大縣,那就是鄧縣。
駐馬沔水河畔,望著身後正沿著十幾座浮橋浩浩dàngdàng向北行進的楚國大軍,項莊忽然想起了一個成語典故——投鞭斷流!在華夏曆史上,前秦王符堅號稱他的百萬大軍投下馬鞭就能阻斷長江,現在,項莊也真真切切有了這樣的感受。
為了打敗劉邦,項莊足足調集了四十多萬大軍,幾乎將江東、荊襄的軍隊抽調一空,巴蜀也僅僅只留了兩萬兵力,三大禁軍更是傾巢而出,毫不誇張地說,這一戰就是楚漢之間的戰略決戰,勝則天下一統,敗則很可能一蹶不振。
中午時分,四十萬楚軍全部渡過沔水,進逼鄧縣。
鄧縣縣令早已經關閉城門、深溝高壘,不過楚軍卻並沒有攻城的意思,而是在鄧縣西郊的曠野之上擺開了浩大的陣勢,項莊已經接到斥候飛報,一支比楚軍陣容更加龐大的軍隊正向鄧縣緩緩逼近,毫無疑問,那就是劉邦的漢國大軍!
鄧縣西郊並非一望無垠的平原,而是一大片連綿起伏的緩丘。
午時剛過,西北方向那道低矮的緩丘上忽然間出現了一騎騎兵,騎兵披掛著棕褐sè的皮甲,戴著棕褐sè的皮盔,卻穿著鮮紅sè的戰袍,頭盔上那束櫻紅的流蘇在驕陽的照輝下,顯得格外的悽豔,格外的醒目,漢軍,漢軍到了!
緊接著,一陣陣悠遠得彷彿來自地獄的號角聲沉沉響起。
百里賢放下搭在額角上的羽扇,側頭朝項莊道:“大王,他們來了。”
項莊默默地點了點頭,幾乎是百里賢話音剛落,那騎兵的左右兩側便連續不斷地冒出了更多的漢軍騎兵,十數騎,數百騎,數千騎,然後,數以千計的漢軍騎兵猶如決了堤的洪水從緩丘上漫湮而下,洶湧向前。
霎那間,天地之間除了轟轟隆隆的馬蹄聲,便再沒了別的聲音。
前方那一片延綿起伏的緩丘上,除了攢動的馬頭、翻騰的馬蹄,還有那一束束迎風飄揚的櫻紅流蘇,便再沒有了別的景象,甚至連那剛剛翻出新芽的草地,也被漢軍騎兵的汪洋給徹底湮沒了。
無窮無盡的騎兵汪洋之後,一杆繡著“大漢上將軍呂”字樣的大纛終於出現在了前方那道緩丘上,只見這杆大纛微微一擺,正洶湧向前的漢軍騎兵頃刻間從中裂開,就像被礁石切開的ji流,滾滾馳向左右兩翼。
騎軍大纛隨之馳下了緩丘,向著右側飛馳而去。
雖然相隔極遠,項莊卻仍然隱隱約約地看到,在那杆騎軍大纛下,一員年約三十開外的漢軍大將正縱馬飛馳,幾乎是在項莊凝望的同時,那漢軍大將也忽然轉頭望來,項莊甚至看不清對方的五管輪廓,卻竟然感受到了一股蝕骨的冰寒!
緊隨騎兵身後出現的,才是陣容更加龐大的漢軍步兵。
先是漢軍的重甲步兵,當那一排排身披重甲、手持大盾長劍的漢軍重甲順著矮丘緩緩而下時,彷彿大地都在傾頹;緊隨重甲步兵身後的是戟矛兵,那一排排戟矛直指長空,鋒刃在驕陽的照輝下反射出冰冷的寒焰,長空都為之戰慄。
再後是揹負長弓箭囊、冷情冷漠的弓箭手,最後才是身披葛衣的輕兵死士。
足足大半個時辰之後,一杆高聳入雲的鮮紅大纛終於從矮丘後面緩緩冒了出來,大纛上繡著一個斗大的“漢”字,劉邦,這是劉邦的漢王大纛!漢王大纛甫一出現,沿著矮丘漫湮而下的漢軍步卒便迅速從中讓開了一條通道。
足足兩刻鐘後,漢王大纛帶著三千鐵騎出現在了漢軍陣前。
項莊心領神會,也帶著三千御林軍迎向了對面的漢王大纛。
大戰之前,劉邦很想見見項莊,項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