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0章 北擊大漠,楚漢爭鼎,寂寞劍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個月後,狼居胥山下的單于庭已經聚集起了超過三十萬匈奴騎兵,此外還有三十多萬匈奴老幼婦孺,遊牧民族基本上都是全民皆兵,平時只在大草原上游牧,遇到有對外征戰時就聚集起來,男人打仗,婦孺放牧提供後勤保障。

當然了,在匈奴人南下中原打草谷時,基本上是不需要後勤保障的。

這次對河西用兵是一次超大規模的征戰,其規模甚至不亞於二十年前對東胡的大戰,除了整個匈奴的成年男子都要參戰之外,至少還要徵發同等數量的婦孺驅趕牛羊隨軍出征,當然,匈奴婦孺和牛羊畜群不會上前線,通常會隱藏在相對安全的後方。

聚集了幾乎全部壯丁以及大量婦孺牛羊之後,匈奴大軍便開始浩浩蕩蕩地往南進發,匈奴人是清一色的騎兵,但除非必要,否則是不會急行軍的,從單于庭(今烏蘭巴托附近)到河西差不多有兩千裡,匈奴大軍差不多要走一個月的時間……當匈奴大軍從狼居胥山南麓的單于庭浩浩蕩蕩開拔時,楚國的兩萬驍騎也在白馬津與上將軍畢書匯合了。

在楚國驍騎趕到之前,趙軍已經在白馬津上搭起了兩座浮橋,這也是畢書跟白墨約定的條件之一,要想楚國協助漢國對匈奴用兵,除了要割讓出整個三川郡,還得讓趙國、韓國提供必要的後勤保障以及軍事便利。

讓趙軍在白馬津先行搭起浮橋就是條件之一。

畢書原本提出要趙國、韓國出動騎兵配合作戰,卻被白墨堅決拒絕了。

白墨當然不會把韓趙兩國的騎兵交給畢書統率,那基本上就是把雞交給黃鼠狼看管差不太多,等最後打完匈奴,韓趙兩國的騎兵恐怕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騎兵估計也全部變成楚國的精銳騎兵了。

畢書在呼延、蒙殛的簇擁下靠近浮橋,迎面便看到了一支趙國步軍,大約有五六百人的樣子,已經擺開了嚴整的防禦陣形,劍拔弩張、氣氛冷肅。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顯然趙軍很擔心楚軍會突然向他們發起進攻。

蒙殛道:“上將軍,這是守橋的趙軍。”

呼延道:“上將軍,趙國人背信棄義,竟敢背叛咱們大楚投靠漢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這股趙軍給滅了吧?”

“噯。”畢書急阻止道,“呼延你可別亂來。”

畢書還指望趙國提供補給呢,這時候可不能跟趙人翻臉。

不片刻,便有十數騎趙軍上前來,詢問道:“大楚上將軍何在?”

畢書在呼延、蒙殛以及數十員戰將的簇擁下打馬上前,朗聲道:“本將軍在此。”

“末將白仲,參見上將軍。”為首的趙軍小校急見禮道,“上將軍,浮橋已經搭好。你們需要的軍糧就在前面大營之中,隨時可以派人去取。”

畢書擺了擺手,淡然說道:“有勞了……咸陽,白墨正在主持御前軍事會議,議題就是河西之戰。

一幅巨大的河西地圖已經懸掛在了一方屏風上,白墨指著地圖說道:“根據楚國提供的情報,匈奴單于庭就設在狼居胥山南麓,距離河西大約兩千裡。根據匈奴人的行軍速度,差不多要走一個月的時候,也就是說,咱們還有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上將軍呂臺問道:“丞相,楚國提供的情報是否可靠?如果匈奴單于庭不在狼居胥山南麓,而在陽山北麓,那可是要壞大事的。”

陽山與九原只一山之隔,距離河西就近多了。

去年冬天權力洗牌之後,呂氏勢力幾乎被白墨、陳平連根拔起。上郡郡守呂釋之,北地郡守呂產等呂氏子弟全部被調回咸陽閒置了起來,上將軍呂臺也被架空,不過至少在名義上呂臺仍然還是大漢上將軍,這種規格的御前會議他自然是要參加的。

白墨不以為意道:“上將軍可能不知道,楚國的天狼將軍呼延正德就是匈奴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