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9章 引蛇出洞,楚漢爭鼎,寂寞劍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越國倒不用擔心。”百里賢搖了搖羽扇,淡淡地道,“南越與楚國之間隔著五嶺,山險澗深、路遠且阻,行軍不易,而且趙佗的根基在南越,打敗楚國只能給劉邦作嫁衣裳對他沒什麼好處,趙佗之所以跟齊漢結盟,只不過是為了自保。”
項莊深以為然,歷史上的趙佗就從未有過入主中原的念頭。
“不過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項莊想了想,又側頭對武涉說道,“上大夫,還得辛苦你走一趟番禹,向趙佗曉以利害。”
“喏。”武涉深深一揖,恭聲應喏。
項莊又道:“現在再議議怎麼解決五溪蠻還有山越?”
在與漢軍決戰之前必須首先解除所有的後顧之憂,然而,蠻族可不好對付,去年高初帶著五千精兵深入武陵試圖剿滅五溪蠻,結果連人毛都碰不著,可等高初大軍一退,這些蠻族立刻又從深山老林鑽了出來到處殺人放火。
項他、項佗默然不語,他們是真沒什麼辦法。
百里賢搖了搖羽扇忽然說道:“大王,臣有一計可破蠻族。”
“哦?”項莊聞言頓時神情一振急道,“子良快說,什麼計?”
百里賢道:“五溪蠻和山越長年生活在深山大澤之中,對於當地地形極其熟悉,若派大軍深入圍剿,則根本連他們的影子都見不著,所以,要想擊破蠻族,唯有引蛇出洞,將五溪蠻和山越從深山大澤之中引出來,再行圍殲!”
“將蠻族引出來?”項佗道,“怕是不太容易吧?”
百里賢道:“只需調走各郡府兵,不愁蠻族不上當。”
項他又道:“怕就怕劉邦老兒跟蠻族約定時間,如此,我大楚既要抵擋漢國大軍,又要提防蠻襲襲擾,那就首尾難以兼顧了。”
百里賢微微一笑,說道:“劉邦可以譴使聯絡蠻族,我們也可以派人冒充漢使去跟他們聯絡,劉邦若跟蠻族約定出擊的時間,咱們也同樣可以派人跟蠻族約定攻擊時間,讓蠻族先於漢軍、提前出擊。”
“善!”項莊狠狠擊節,沉聲道,“就這麼辦!”
井井井井井井井井井
咸陽城東的荒野此時已經成了個喧囂的大兵營。
劉邦詔令頒下之後,各郡各縣的更卒便紛紛開始集結,然後一隊隊地開赴咸陽,在咸陽匯齊之後,就將出武關、下南陽,直取荊襄。
劉邦披著錦織大氅,在張良、陳平、周勃、白墨、呂臺還有太子劉恆的簇擁下緩步登上了咸陽東門,儘管劉邦很想冊立劉如意為太子,可是文武大臣們卻都傾向劉恆,面對眾大臣的堅決反對,劉邦無奈之下還是選擇了劉恆。
站在望樓上居高臨下看去,一隊隊更卒正排著略顯零亂的隊形從咸陽城外開過,除了漢軍更卒,還有大量的胡人馬隊,有休屠人,渾邪人,也有月氏人,此次出征,劉邦幾乎調集了所有的軍隊,還徵召了十萬胡騎!
這次決戰,劉邦決定御駕親征。
一個原因,劉邦不放心把舉國之兵交給別人統帥,另一方面,劉邦隱隱感到,這很可能就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次上戰場了,所以,他要親手打敗項莊,再親手滅掉楚國,一統天下是他的夙願,他不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國相。”劉邦望著城外洶洶而過的大軍,忽然問蕭何道,“糧草都備齊了嗎?”
蕭何深深一揖,恭聲道:“大王放心,咸陽太倉尚有餘糧一百二十萬石,此外,臣已經給各郡下了徵糧令,不出意外的話,至少可以再徵集兩百萬石!有了三百萬石軍糧,足可支撐六十萬大軍半年作戰所需了。”
所謂徵糧,其實就是攤派,把負擔轉嫁到所有的老百姓頭上,這也是各諸侯國慣用的手段,既便是歷史上已經完成變法之後的秦國,也經常向百姓額外徵糧(田賦之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