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節,檀郎,海青拿天鵝,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其三,則是這三道諭令中隱患最大的一條。

公子是個明白人,他之所以從稅賦改制入手,而非向各王國要錢,乃是因為他知道,此時對朝廷威脅最大的,就是那些諸侯王。三年前的數次宮變,諸侯王就已經蠢蠢欲動,先帝這三年來最為操心的,就是對諸侯王的制衡。但先帝雖視這些諸侯王為大患,卻知道對付他們只可一步一步徐徐圖之,切不可逼急,對會稽國的處理便是如此。那會稽王世子是出名的作風不端,欺男霸女之事幹過不少,會稽王死後,先帝對王世子不立不廢,就是存了尋個由頭將他坐罪除國的心思。可惜先帝沒熬到這一日,倒成了王世子去給他治喪,實在教人扼腕。話說回來,相對於先帝的小心翼翼,如今皇帝的舉動,則顯得輕浮急躁。那些諸侯王個個都是與朝廷勾心鬥角多年的狐狸,只怕不會如皇帝的意。

當然,這些都是旁話。我更喜歡公子寫的最後兩頁。

那上面,他寫的都是些教我面紅耳赤的話。

他說他甚是想念我,每天夜裡做夢都會夢見我。他說他回到雒陽之後,每日都寫一幅字,存在櫃中,待得下次見面一併交給我;他還說他特地請來工匠,在他的新宅中闢了一處園子,栽上了各式各樣的花卉,等將來把我接過去之後,便可每日有花可插。

我看著信,啼笑皆非。

當年,我在沈衝露了一手插花的本事之後,公子曾奇怪地問我,為何我連做飯都不學,卻會去學插花?這的確是個問題,我隨口胡謅說,插花乃是我祖父傳下的修身養性之術,我從小喜歡插花云云。

不料,跟其他許多我說過就忘的事一樣,公子仍然記得清楚。

傻瓜……我心想,卻覺得暖融融的,笑意不覺地泛上了唇邊。我將公子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入睡時仍捧著它,才放在枕邊,卻又忍不住翻起來再看一遍。

——不必等許久,我定然就會來找你……

閉上眼,那低低的嗓音似乎仍在耳畔。

我吹了燈,將薄褥卷作一團抱在懷裡,彷彿抱著公子寬闊的背,把臉貼在上面,心滿意足。

第150章 蟻穴(下)

如公子所言, 沒多久,我就聽到了皇帝對諸侯王正式下手的訊息。

大概是果真錢糧見底了,比起朝廷從前拖拖拉拉了的辦事風格而言, 此番著實算得雷厲風行。朝廷按照各王國的戶籍和土地之數, 定下了各國每年的進貢之數,比起往年, 皆大蝠增加。一些大國, 如會稽國、齊國等,達五倍之多。此令頒佈之時,仍在先帝治喪之期,幾乎所有諸侯王和宗室都在雒陽。同時, 皇帝還下詔, 給各諸侯王都安排了京中的官職, 修葺府邸, 王宮臣屬皆搬入京中, 無事不必離京就國。

海鹽隔江對岸就是會稽國, 這般震動的訊息,很快也傳到了海鹽。我每日到堂上, 總能聽到有人在議論此事。諸侯王的富庶,天下人人皆知,許多人以為早該如此, 拍手稱快。

此事我早已知曉, 並不覺意外。我在乎的, 是另一件事。

那便是秦王。

先帝駕崩之後, 秦王以遼東鮮卑勢大,防務甚重,不得脫身為名,並未到雒陽奔喪,而是派遣了秦國內史等人到京中代為奔喪。皇帝頗為體恤,沒有斥責,但就在下令各國增加進貢之後,又下了一道旨,將秦王任為太宰,令他入京履職;同時,由幽州刺史梁玢領護匈奴中郎將,將遼東兵馬歸入其帳下。

此事是從柏隆那裡得知的,聽聞之後,我很是吃驚。

我沒想到皇帝會做出這般舉動。秦王在遼東經營多年,兵將對秦王中心耿耿,這無人不知。先帝雖一直懷著弄死秦王的心,卻不曾下手,亦是忌憚於此。而今上竟然想憑著兩道旨意奪秦王兵權,也不知是吃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聖女無動於衷

菜冢

庶女重生攻略

歌疏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你最珍貴

清蒸的甜

盤絲洞38號

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