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望明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在古代行商這些年_69,在古代行商這些年,手帕望明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來,尹戎與朝廷談判,要求將恆州等七地歸於義成軍轄下,朝廷同意後,他放下兵戈歸順,義成七州的百姓才終於迎來太平日子。
如今義成名義上歸順朝廷,實則擁兵甚眾,根本不聽朝廷節制,稅賦等也一概不交,甚至修改了戶籍制度。按本朝律法,農民一旦離開土地成為流民,那便與賣身的奴隸等同,可任意殺伐,而尹節度使則下令流民可入客籍,三年後轉為主戶,這項法令一出,其他藩鎮甚至關中一帶的流民也相繼湧入義成七州,大大增加了該地人口。
不但如此,尹節度使還下令,放了一批被強徵的兵士退伍還鄉。宋河便是這其中一員。
這從縣城到相河村的路,可比兩年前熱鬧多了。宋河一路走,路上見到許多揹著竹簍,或挑著扁擔的小販,甚至還有趕著騾車的。
若是兩年前的大塗縣,根本找不出幾匹騾子。
就算有,那也是傅家、汪家那樣的大商戶才用得起,哪是這樣的市井小民能擁有的?
這些商販背的挑的東西也各不相同。
比如前面那個寬肩的男人,他挑著兩個用草繩兜住的罈子,像是酒罈。而迎面走來的那個婦人,前後都揹著揹簍,簍子裡填了乾草,還蓋著被子,被子漏出一點縫隙,看那材質竟然像是竹蒸籠。
宋河想起石三郎曾與他說過的,猜測罈子裡應該是豆油,而那蒸籠大約是裝著饅頭一類的吃食。
此時正巧路過一個村口,只見那婦人一拐彎走了進去,就聽那方向有人喊:“可是相河村的饅頭?給我來一打!”
一打饅頭十二個,據宋河打探到的價格,怎麼也得五六文錢。
這喊話的難道是哪個富戶?
可這帶最出名的張富戶並不在這個村,除了他,誰還能有這般豪氣,隨隨便便花個五六文現錢買吃食。
宋河忍不住去瞧,卻見圍著婦人的並不是什麼富戶,是個穿著普通的麻布衫子的大漢。他之後,還有一個老婦,一個小郎君過來,一開口都是四個八個饅頭,他們還提了麥子,應該是拿來換的。
那一升升麥子若是做成麵餅子,省著點可以吃上十天半月的,他們卻眼都不眨換了才夠一兩天的饅頭。
他從軍營出來,這一路上經過不少村鎮,大家夥兒的生活是比兩年前好上不少,但卻絕沒有見到像這樣寬裕的。
剛才在縣城時他就有所察覺,湯餅攤子明顯變多了,還有那炒菜攤、油條攤,都是人流不斷。還有人擔著油、擔著柴走街串巷,聽石三郎說,因各家都盤了炕建了火牆,城裡的柴禾都小漲了一番,又多出不少周邊村子來城裡賣柴禾的。
看來,這的確是比旁的地方要富庶許多,只是他還在的時候,大塗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難道是因為他四弟折騰出來的那些東西?
宋河還在家時,與四弟交流不多,他這個弟弟雖聰明,卻么蛾子太多,他看著頭疼。沒想到,他這讓人頭疼的么蛾子,也有一天能讓家鄉變得富庶起來。
走進相河村,那更是熱鬧了,村口來往的幾乎都是生面孔。
路過周家的院子,裡面晾著一排排白色的兜袋,看不出是什麼。周家的男人跟他是同一批被徵走的,不知道回來了沒。
他張望了兩眼,周家媳婦和周大郎似乎都不在,只見一個面生的小郎君從屋裡出來,衝出院門。
宋河連忙叫住他:“勞駕,這家人呢?”
“你找周大嬸?領蠶繭去了。周大郎不在家。”褚寧說。他該去饅頭作坊上工了,這會兒手上提著他的寶貝菜刀,急吼吼地要跑。
宋河警惕地打量他,他從戰場上下來,自然不怕這區區菜刀,可週圍的人似乎也不在意?
“你住這家?”
“對啊,你有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