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節,農家子科舉養家(種田),當歸矣,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待到第三場考策論的時候,顧玉成再次回到“庚”行號房,只這次位置靠外,磚牆上還能看到前兩場考生留下的大作,一個暢想中狀元,一個悲嘆羞還家。

顧玉成粗粗掃過,就拆開墨條,慢慢研磨起來。

鄉試三場,分別考的經義文章、應用文和策論,他最喜歡寫的就是策論。無論什麼題目都能拿出充分的論據支撐,再配合典故與聖人言,整體越發顯得立意高遠,筋骨結實。

首場都撐過來了,末場更不能失誤。顧玉成這般想著,凝神提筆,在草稿紙上寫下“今之水利,猶人之經絡,不可不慎矣……”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是短小君o(╯□╰)o

第45章 放榜之前

貢院內, 一沓沓彌封過的卷子被受卷官捧著,跨過折桂橋, 送到北邊考官所在地。

鄉試考官就住在貢院北側, 和考試的號房隔水相望, 中間只有一座橋相連, 為的是防止考官與學子勾連。鄉試後張的榜又叫桂榜,這橋就命名為“折桂橋”, 寓意蟾宮折桂,得中秋闈。

過了橋,所有卷子要先被謄錄官用紅筆抄錄下來, 包括原捲上有幾處塗改、墨點,然後兩人對讀檢查, 沒有抄錯後再送到考官手中批閱。

從鄉試首場結束開始, 主考、副考、同考官們就忙碌起來,再沒掀開過門簾出門,晚上也點燈熬油, 不肯稍歇。畢竟鄉試乃國家掄才大典, 足有兩千多名學子參加,哪怕黜落也得給個合理說辭, 不能輕忽。

和內簾官相比, 外簾官就相對輕鬆了,貢院關門後還能在號房裡轉悠兩圈稍作休息。

“瞧這‘庚’行的頂,已經不大結實了,好些都漏風漏雨的。”

“嗨, 都臭號了,還想咋樣?盼著老天爺不下雨吧!”

“你說今年會修繕貢院嗎?”

“上峰的心思誰知道?不過修也不能在今年,至少得後年了。”

“可不是,也不知這次能出幾個舉人老爺。”

“咱這主考可是京師來的御史大人,聽說嚴厲著吶!”

兩個巡綽官談論著走遠,身後一排排號房頂上,隱約可見冒出芽的野草在風中搖曳。

考官房內,不合格的卷子已被黜落一批,包括字數過多或過少、塗改墨跡特別多、卷子汙損嚴重、格式不正確、犯了忌諱的等等。

這批卷子被放到單獨的桌上,即使判卷結束後考官出來搜落卷,都不會再多看一眼。

依據學子所治本經不同,剩下的卷子被分送到五經房,由考官依次點評。同考官評過後,如果副考官覺得文章不錯,就寫一個“取”字在卷首,主考也覺得好,會再寫一個“中”字。

此時,主副考官正在爭論五經魁哪個堪做解元。

“詩經魁的文章法度嚴謹,化典故於無形,站高屋而建瓴,實是場屋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啊!”副考官竇軒舉著手中卷子,大力推薦。

易經房的曹自然緊隨其後:“我手上這篇,格律精密,理足神盈,不愧是易經魁,讀之令人有所得矣。”

“春秋魁也不差啊,氣度高華,風骨宛然,非有生花妙筆,不可做如此文章!”

“這一篇清雅端麗,破題不同凡俗,可稱一時之選也。”

幾個考官爭來爭去,紛紛把目光投向主考魏碑。

魏碑出身翰林院,後任御史大夫,文采自不必說,口舌也極是犀利。他早已將幾篇文章細細翻閱,幾個考官的評語也都做了參詳,沉吟片刻便道:“五經魁首,才學相差無幾,然春秋魁最是難得。譬如劍客對陣,旁人是手中有劍,他是人劍合一,整篇文章深得春秋筆法之妙,言微義重,後兩場判與策也做得,正可取中頭名。”

這話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以夏天的名義

折枝桂w

觸手可及

無色界定無色界定

穿書七零,俏知青手握空間嫁軍官

菱溪

穿成女主女配的惡毒娘[穿書]

小小小邪子

永無寧日[無限]

三千世

王爺是個夫管嚴[重生]

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