糰子來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節,皇后只想混吃等死,糰子來襲,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能撈的好處肯定就不少。
如果在把差事辦得漂亮,管你撈多少好處,皇帝都會睜一眼閉一隻眼。
但若是隻撈了好處,卻把事情給辦砸了,皇帝心中不惱怒才怪。
太后沒貿然去求皇帝,就是不清楚也清楚葉尚書在這次治水中有沒有貪墨,若是貪了,貪多少。只有弄清楚這些,才能估量葉尚書會被降何種程度的罪。
就算葉尚書真的死在了這次治水中,蕭珏不再追究葉尚書的失職。太后也得在最恰當的時機,給蕭珏助力,這樣才能讓蕭珏記住葉家的恩情。
水患之後良田盡毀,百姓一定會短缺糧食,屆時朝廷必然得開倉放糧。
但這幾年收成都不好,朝堂的糧倉還得供給雁門關外的軍隊,必然不敢大量放糧給災民,只會保證他們在一個吃不飽也餓不死的狀態。
葉家在這時候供上糧食和銀錢,就算是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
治水失利有天災人禍的原因,但獻上糧食和銀錢這一舉,卻全是人為。
葉卿不得不感慨,不愧是太后啊,把什麼事情都看得無比透徹。
她對葉尚書這個便宜老爹沒甚印象,說得冷血一些,葉尚書若是真貪墨遇害了,她是半點不會同情的。
但現在比較操淡的就是,葉尚書若是完蛋了還牽連上葉家,屆時所有跟葉家沾親帶故的怕是都得蹲大獄,她跟太后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太后現在所做的,就是盡全力保住葉家。
回到昭陽宮,葉卿就命人清點了她的庫房,
因為她自幼在宮內長大,從小得到的賞賜就有許多。
她的庫房裡也大多都是金貴玩意,真金白銀倒是沒多少,葉卿讓紫竹把她庫房裡的所有東西都按白銀折價計量,零零碎碎算下來,葉卿發現自己庫房裡能拿出九萬兩紋銀。
雖然知道葉卿這是為了救葉尚書,當看著葉卿讓人把庫房裡所有東西打包裝箱,紫竹還是肉疼得快哭了。
籌備好銀子,其餘事情有太后張羅,葉卿倒是又閒了下來。
她尋思著,葉尚書的事,跟楊相應該也脫不了干係,畢竟是葉尚書搶了原本屬於楊相那一黨的肥差。
葉卿之前就讓紫竹打點了朝堂上伺候蕭珏茶水的小太監,而今整個後宮的妃子,叫得上名號的除了皇后就沒別人。小太監自然也想巴結皇后,所以紫竹在跟小太監買訊息時壓根就沒費什麼力氣。
第二日去長壽宮請安的時候,葉卿就命人把自己庫房的東西全搬到了太后那邊去。
太后說了江南水患的事,又點了幾句後宮得減少吃穿用度,大有讓讓妃嬪們籌錢救災的意思。
妃嬪們一看葉卿這送過來的幾十口大箱子,嘴都快氣歪了,皇后出了這麼多,她們若是出少了,怎麼都說不過去。
最後妃嬪們籌集出來的銀錢都成了一筆可觀的數目。
葉卿從太后那裡回到自己的昭陽宮,恰好得知皇帝早朝了下了,依然留了幾個大臣在御書房議事。
早朝上發生的事,伺候蕭珏茶水的太監都一五一十告知紫竹了,紫竹又轉告葉卿。
楊相上奏讓蕭珏懲處葉尚書,不論生死,都該革除官職,葉家男兒再不得入仕。
楊相在朝堂上黨羽眾多,他這樣一說,自然有不少人附和。
最終站出來為葉尚書說話的只有一個李太傅,李太傅跟葉太傅曾是摯友,他乃清廉之臣,門下學生雖不多,但在朝廷中極有威信。早年間朝堂全靠李太傅跟楊相持衡,只是近幾年楊相黨羽愈發多了,才有些失衡。
二人在朝堂上很是唇槍舌戰了一番,最終以蕭珏發了脾氣退朝告終。
*
蕭珏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他昨夜跟幾位大臣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