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節,千金記,石頭與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過太后,也聽今上提過 的,做母親的總是更倚重長子。後來今上登基,太后母以子貴,因心疼小兒子,不捨得仁德親王去就藩,今上孝順,也應允了。那時,朝臣並不樂意,畢竟藩王不就 藩,太不合規矩。故此,議爵時,仁德親王那會兒只得了郡王的爵位。”
“做母親的偏愛小兒子是人之常情,太后也不能免俗。後來,太 後一直干涉立儲之事,說到底,不過是為了孃家。”宋榮嘆道,“那時太后為人行事,尚可圈可點,哪怕偏頗些,大家睜隻眼閉隻眼也就過去了。真正不可理喻就在 皇后入主鳳儀宮之後,太后對權柄的熱衷達到了高峰,她先是要奪九皇子,後來又借欽天監的嘴將皇后驅逐出宮。如今陛下病重,太后全無半分慈母之心,一意任人 唯親,奪權干政,甚至不惜陷害皇后,太后這是打算對九皇子下手了。”
秦崢聽著宋榮憶往昔、說今朝,心下卻有些著急,道,“宋叔,還是想個法子明日阻止承恩公方好。”宮裡宋嘉言與方太后翻臉,宮外自然要有相應的對策。承恩公已經聯合了幾個小御史,打算彈劾宋嘉言大不孝的罪名。說來,往時即使後宮事多,也從未折騰到前朝的道理。
宋 榮嘆,“承恩公不過是冢中枯骨、插標賣首之徒而已,就是依附於承恩公的御史,也要先往御史臺遞奏章,經御史臺後,那些奏章方能呈上去。如今左都御史鄭博是 御史臺的頭兒,鄭博雖耿直些,也不是不通情理,我去說一聲,他會三思而行的。”這許多年的官,宋榮也不是白做的。
秦崢終於放下心來。
宋榮暗暗感嘆,先時他真是看走眼,叫吳雙那賤人騙了,不然秦崢痴心若此,當真是一樁好姻緣。哪怕宋榮,也只得嘆一聲造化弄人了。秦崢一心為宋嘉言著想,宋榮投桃報李,提醒他一句,“安臣,要注意跟仁德親王府保持距離。”
秦崢心下一跳,“宋叔?”
“太后不過是一深宮婦人,不會突然之間變成妖怪。”宋榮屈指輕叩桌面,伴隨著篤篤篤的聲音,宋榮的話清晰的傳到秦崢的耳朵裡,“到如今這喪心病狂的地步,非天災,實人禍也。”
宋榮並非虛妄之人。
相對的,宋榮寒門出身,因從龍之功而起家,遭遇賤人吳雙後,猶能全身而退,本事自然是不差的。
宋榮的話,秦崢自然要好生思量。
宋榮不比秦老尚書三朝老臣,經營多年,相對的,秦家也不比宋榮在揣測朝中大勢上有先天優勢。秦崢請教,“我看仁德親王在帝都多年,並未涉入國政……”
“這 世上的人哪……”宋榮感嘆一聲,道,“當初吳雙大好前程,還不是說反就反。皇室之中,別信什麼兄弟情深。我倒不是有什麼證據在手,只是覺著,他這個親王做 的……太后娘娘深信他,除去皇后與九皇子,如今皇室就剩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了。這三位皇子沒別的優點,除了七皇子生母是個獲罪的美人外,都沒了生母。 扶植任何一個登基,將來還是太后在宮裡作威作福的。單看方太后曾經對內閣下的口諭和懿旨,就知道她在國事上是不成的。方太后自己幹不了這一攤,所信任的人 無非就是孃家和仁德親王罷了。”
“仁德親王的名聲比承恩公好上一千倍。”宋榮道,“別看現在內閣死不妥協,一臉堅貞不屈,那是因為有皇后和嫡皇子在,中宮是道統所在。一旦中宮出事,這帝都少不了一番龍爭虎鬥了。”
“單看方太后的智慧,她與中宮翻臉,說不得現在就有人提醒她兄終弟及的好處。”宋榮眼中閃過一抹諷刺,“說到底,太后會跟中宮翻臉,皆是緣於仁德親王就藩起。難道太后一意偏心仁德親王,與仁德親王無關嗎?”
“這世間所有的謀劃策略,只要動,必然留下痕跡。細心些,總能發現端倪。”
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