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千四百八十四章 菩提本無樹,超級武神,語成,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是你說不過我,而是你的心亂了。”

林牧揹著手,聲音如風迴盪。

你的心亂了?

光頭和尚眼神微顫,隨後低頭道:“是貧僧境界不夠,此行結束後,貧僧必當迴歸深山,去雜念,定本心。”

“出家,遁世?”

林牧轉過身,雙目凝視他。

光頭和尚道:“世道紛亂,人心不足,誘惑太多,唯有出家遁世,方能免受誘惑,尋找到真正的佛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林牧道。

光頭和尚眼睛微亮:“居士果然智慧無窮無垠,道出貧僧之修行真諦。”

林牧卻是搖頭:“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來還喜不自禁,覺得修行道路更清晰的光頭和尚,驟然間身心俱震,識海受到強烈衝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他一邊念著,一邊失神。

好歹是一位佛陀,他自然能聽懂林牧話中之意。

他原本境界,乃“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意思是,弟子就如同是一棵菩提樹,心靈好像一座明亮的臺鏡,需要時時勤快的拂拭,這才能讓身心不沾染塵埃。

這也是他為何要出家遁世的緣故。

俗事的塵埃太多,他根本拂拭不過來,身心太容易被玷汙。

唯有出家遁世,避免被俗事纏身,方能保持身如菩提,心如明鏡的狀態。

然而,林牧的話卻給他開啟另外一扇大門。

菩提是智慧,哪有什麼樹,心靈本身就是明鏡,根本沒有什麼鏡臺,本來什麼都沒有,就如同虛無,又怎麼會沾染塵埃。

意思就是,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所有的執念和障礙,其實都只是修行者自己的想象,事實上根本不存在。

“敢問前輩,如何方能達到這種境界?”

光頭和尚莊嚴道。

在他眼裡,林牧已不再是居士,而是前輩高人,是苦行之路上的指引燈。

“西方教有云,西天乃極樂世界,光明淨土,萬物皆光明,眾生皆歡樂,認知到這點,方能成佛作祖。”

林牧緩緩道:“然,本座以為如此乃大謬,世間是個大苦海,人生來便在苦難之中。幻想世間沒有苦難,一切是光明歡樂的,這是枉顧事實,自我催眠。

唯有認識到世間的苦難本質,放下一切僥倖念頭,踏踏實實的去渡過萬千劫難,體會重重苦難,如此方能渡過苦海,領悟無樹非臺之境界。”

“貧僧受教了。”

光頭和尚一點就透,“出家遁世,實際上就是心存僥倖,躲避苦難,想要真正領悟真諦,還是需要回到世間,經受磨難。

百鍊方能成鋼,心靈亦需要歷經無數苦難,方能真正堅不可摧。”

“你們的路子是有可取之處的。”

林牧道:“幼苗需要呵護,成為大樹後方能去面對風雨,在心靈沒有穩固,對誘惑毫無抵抗力之前,出家遁世乃上上之選。

唯有成為大樹後,想要真正參天不朽,那時便需要直面風雨洗禮,我稱之為入世。”

光頭和尚雙手合十道:“貧僧那弟子已招惹夜摩天,飛雪城即將大雨傾盆,無疑是個歷練的上選之地。”

“縱生死關頭,我亦不會出面。”

林牧道。

“生死有命,機緣在天。”

光頭和尚道:“貧僧薄伽梵,他日若能心境大成,必不忘前輩之恩。”

林牧點點頭,一步跨出,來到城主府大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聖女無動於衷

菜冢

庶女重生攻略

歌疏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你最珍貴

清蒸的甜

盤絲洞38號

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