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關、孫討董,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忘死殺賊。

但潁川太守李旻也是參與了殺賊的,他的事蹟《三國志》一個字都沒提,只有《後漢書》提了一句。之所以不出名,是因為他討董兵敗被俘殉國了,死了也就不會被人當諸侯記載。

所以說,你首先得活下來,才會被歷史大書特書,否則這個李旻絕對可以算到“第十三路諸侯”裡面。

因為當時豫州事務基本上也是袁術說了算,豫州那些太守也都是袁術隨便表的,李旻是袁術所表,當然也要配合孫堅的進攻了。

孫堅走的是從魯陽沿汝水攻梁縣的道路,李旻走的就是從許縣、潁陰沿潁川攻陽城的路線。孫堅在西,李旻在東,兩支部隊平行北上。(注:這裡的“沿潁川進攻”是一條河的名字,不是指潁川郡。潁川郡也是因為潁川河得名的。)

所以孫堅聽說梁縣守將華雄被友軍吸引走了,當然要拼命爭取這個寶貴的時間差趕緊把梁縣各個擊破。

第二天一早,打造好了飛梯的孫堅部,以及一部分關羽軍計程車兵,就開始列陣攻城。梁縣本來就不堅固,加上攻城部隊士氣浩蕩,聲勢壯盛,只攻打西南兩面,而放出了城西城北供敵人逃跑。趙雲的騎兵部隊也假裝掩殺包抄較慢,給敵人擺出一副“再不跑就要被斷了後路”的架勢。

“殺啊!攻上城頭,報仇雪恨,為去年戰死的弟兄們報仇啊!”孫堅軍士卒大呼酣戰,黃蓋、韓當都親自身披重甲持盾登城。

關羽這邊,甘寧周泰也不甘示弱,親自到城下督戰,看形勢有望,也紛紛親自登城殺敵。

守軍因為華雄帶著主力走了,本來就被打了個猝不及防,而西涼軍又自忖馬匹眾多,棄城逃跑跟主力會合應該有希望跑掉,也就產生了動搖。

隨著南城門兩側城頭被黃蓋韓當登城、西城門被甘寧周泰登城,城裡剩下的一千多西涼兵亂搶馬匹,紛紛從北門突圍、尋找淺灘徒涉穿過早春枯水期的汝水。

趙雲連忙去追趕,但因為初來乍到,對汝水地理水文了解不如已經在本地駐守了一年多的敵軍,所以事先不知道哪裡有淺灘可以渡河突圍。

等趙雲率鐵騎趕來堵截時,西涼兵已有七八百騎渡河成功,趙雲只能一槍紮在逃竄敵軍腰上,把半渡而擊的敵人截斷,截殺其後軍。

數百騎西涼兵在奪路而逃的慌亂中,被趙雲背刺衝鋒掩殺,瞬間血染汝水,還有好幾百個知道跑不了,紛紛跪地投降。

趙雲清點了一下俘虜和人手,大約殺了六成突圍部隊,還有四成已然跑得遠了,已無法阻止他們去陽城跟胡軫、華雄會合。

大約半個時辰後,肅清了梁縣城內戰鬥的孫堅,才趕到北門外的汝水河畔,跟趙雲會合。見到趙雲,孫堅還一疊聲地催促:

“快,今夜我們稍稍整頓一下,明天一早就繼續進兵往陽城方向支援李太守!我知道那李太守為人,品行還算忠義,但不怎麼知兵,被胡軫、華雄、呂布他們圍攻,我們要是增援得晚了,恐怕會凶多吉少。”

趙雲勸道:“穩紮穩打才是正道,還不知道陽城那邊情況如何呢。明日我帶騎兵先行,如果敵軍眾多,我再退回來與你們會合。如果李太守還有救,我也派斥候通知你們,你們再加快速度急行軍。”

孫堅一想也有道理,胡軫、華雄、呂布都不是易餘之輩,趕得急了要是己方也疲憊不堪,說不定反而又要敗於西涼軍之手。

孫堅和趙雲並不知道,他們想要救援的李旻,其實已經沒必要救了。因為他已經在華雄和呂布得夾攻下全軍覆沒被俘了,正要被華雄的人押解回雒陽呢,然後就會被董卓本人在畢圭苑裡,跟靈帝養的那些錦鯉一起烹殺吃掉。

不過李旻也不算白死,至少他調動走了守梁縣的華雄主力,為孫堅關羽趙雲光速拿下樑縣創造了條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